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

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
作者:朱永生//严世清
出品人:
页数:17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9
价格:24.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90830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系统功能语言学
  • 论文集
  • 工具书
  • 系统功能语言学
  • 功能语言学
  • 语言学
  • 语篇分析
  • 文本分析
  • 社会语言学
  • 认知语言学
  • 应用语言学
  • 语言研究
  • 符号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再思考》是针对近10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新发展所作的新思考,内容涉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建构主义思想、意义进化观、隐喻理论、语言个体发生学、语篇发生学、评价理论、多模态话语分析、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哲学和社会教育学的交叉等诸多话题。

作者简介

严世清,1966年生,江苏如皋人。博士,教授,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全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承担国家社科项目2两项,江苏省社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尤其是功能主义语言学研究),侧重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语言哲学范畴及意义,在语法隐喻研究领域有独特见解。出版《隐喻论》(2000)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2001)等多部专著。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朱永生,1949年生,江苏大丰人。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上海市社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主要论著:《系统功能语法概论》(1988)、《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2001)、《功能语言学导论》(2001)、《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2001)、《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2005)、《语境动态研究》(2005)等。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目录信息

序(胡壮麟)作者的话第一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建构主义 引言 1 历史建构主义观 1.1 世界观的进化 1.2 Piaget对建构主义的贡献 1.3 Vygotsky和社会建构主义 1.4 隐喻热和建构主义 2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建构主义的共性 2.1 语法隐喻理论 2.2 意义进化论 2.3 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属性 3 结语第二章 意义进化的机制及其理据 引言 1 意义进化的三个层面 2 意义进化的理据与机制 2.1 生物科学的影响 2.2 意义进化论与社会建构主义 3 意义进化论与中国阴阳学说 4 结语第三章 语法隐喻理论的新发展及其语言哲学意义 引言 1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1.1 语法隐喻的重新归类 1.2 语法隐喻理论的历史视角 1.3 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 2 语法隐喻理论的语言哲学意义 2.1 Halliday的意义观与语法隐喻的指称功能 2.2 意义的构建性与社会意义学思想 3 语言的隐喻性与真理相对性 4 结语第四章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与意义进化论 引言 1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2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2.1 分类功能 2.2 凝聚与过滤功能 2.3 指称功能 2.4 扩充功能 2.5 逻辑推导功能 2.6 语篇优化功能 3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与意义进化论 4 结语第五章 语篇功能思想的元理论意义 引言 1 国内学者对语篇功能思想的解读 2 Halliday的语篇功能思想 3 Matthiessen 的语篇功能思想 4 我们的观点第六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个体发生学 引言 1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个体发生学研究所作的贡献 1.1 Halliday的贡献 1.2 Painter的贡献 2 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比较 3 个体发生学研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第七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引言 1 van Dijk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的批评和我们的评论 1.1 Halliday的语境理论是封闭式的吗? 1.2 Halliday的语境概念模糊不清吗? 1.3 Halliday的语境理论是语言研究还是语法研究? 1.4 Halliday提出语境三大要素是武断的还是有理据的? 1.5 系统功能语言学没有做过社会研究吗? 1.6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否忽视对心理表征的研究? 2 van Dijk心目中的语境理论原则 3 结语第八章 Basil 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 引言 1 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50年来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1 Bernstein的语码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 1.2 Bernstein的知识结构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 2 为什么Bernstein能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3 中国的功能语言学家应该承担哪些责任?第九章 评价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引言 1 评价理论的产生 2 评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态度 2.2 介入 2.3 级差 3 评价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贡献 4 评价理论的不足 4.1 过多术语的使用 4.2 对概念功能中的评价意义关注不够 4.3 对隐性评价关注不够 4.4 对讲话者的交际目的关注不够 4.5 对句式的评价意义关注不够 5 结语第十章 积极话语分析与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 引言 1 对积极话语分析的评论 1.1 积极话语分析的缘起 1.2 批评话语分析的不足之处 1.3 积极话语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 1.4 实例展示 2 对语言学家社会责任说的看法 2.1 语言意义在哪里? 2.2 同一类语篇能否表达不同的意识形态? 2.3 如何分析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2.4 语言学家是否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3 理论的实际应用 3.1 政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分析 3.2 学校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分析 4 我们的评论第十一章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引言 1 话语模态 1.1 话语模态的产生 1.2 模式、媒介与模态的差别 2 多模态话语的识别标准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多模态话语的识别标准 2.2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3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3.1 内容 3.2 方法 3.3 意义 4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高度重视 5 实例分析 5.1 三幅孤立图片的分析 5.2 六幅《水浒》连环画分析 6 多模态话语分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附录一 英汉术语对照表附录二 英汉人名对照表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两位作者历年的论文集合

评分

两位作者历年的论文集合

评分

内容较新,涵盖不同方面,但实例分析较浅,算是扩展思路的好书吧

评分

内容较新,涵盖不同方面,但实例分析较浅,算是扩展思路的好书吧

评分

前几章高大上的专业术语,很难令我相信作者吃透了他所提及的那些理论。甚至连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定义也没有。每章的结语倒像是作者对之前自己罗列各家材料的读后感。最后两章达到市场上的软文水平充分体现了作者学以致用的精神。令人感动。除了这些,每章的内容还是不错的,啊,我说的是他们翻译的原文作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