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增,男,中國著名的軍旅作傢。1952年2月生於北京,1970年入伍。現供職於武警部隊政治部創作室。國傢一級作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全軍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72年開始發錶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 大校軍銜,國傢一級作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全軍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代錶作有《紅魚》、《黑峽》、《鴿哨》、《遠東朝鮮戰爭》、《長徵》、《1901年》、《1911年》等。
《1911》是王樹增續《1901》後的厚重曆史著作,屬於“王樹增非虛構中國近代曆史係列”,是中國人民艱辛走嚮政治文明的心靈史——一個對完美社會、完美國傢永抱追求的民族,纔是一個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這就是百年以後我們驀然迴首並將托舉心頭的原因。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此为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所作《与妻书》的开头。 这样的文字,在辛亥百年之后,读来依旧令人心碎而颤抖不已。 忘记了是在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书上,曾...
評分《1911》,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王树增的作品一向厚重,愈接近现在愈是如此。读长征时如此,读解放战争时如此,而这本书尤有过之。 去年是辛亥百年。解读、分析、纪念等各种文章与书籍汗牛充栋,但以个人而论,此书应排第一。近700页的书,从孙中山...
評分书中多次提到黄鹤楼,其实黄鹤楼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所以,在武昌起义的1911年,武昌并没有黄鹤楼。不过在没有黄鹤楼的时代,武汉人习惯上把清末为纪念张之洞而修建的奥略楼(同样在蛇山上)也叫黄...
評分关键词:革命道路上下求索 以孙中山的革命为主线,生动描绘了民国革命的曲折进程。“一个对社会、完美郭嘉永保追求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这就是百年以后我们暮然回首并将往事托举心头的原因。 读过后,我进一步想,当时无论孙中山还是袁世凯,都无法代表最...
還是可以的,知道點原先不知道的,有注釋就很有範
评分通俗讀物,故事講得還行,不過後麵議論偏多
评分還是可以的,知道點原先不知道的,有注釋就很有範
评分我決定每天看20頁,利用一個月時間讀完。
评分我決定每天看20頁,利用一個月時間讀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