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是王树增续《1901》后的厚重历史著作,属于“王树增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是中国人民艰辛走向政治文明的心灵史——一个对完美社会、完美国家永抱追求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这就是百年以后我们蓦然回首并将托举心头的原因。
王树增,男,中国著名的军旅作家。1952年2月生于北京,1970年入伍。现供职于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大校军衔,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有《红鱼》、《黑峡》、《鸽哨》、《远东朝鲜战争》、《长征》、《1901年》、《1911年》等。
这本电子书,听了有半年或者更久一些。时间比较久,印象深刻的有几点。 1.孙中山最早还是找李鸿章,虽然动机不纯,但是应该还是希望走仕途。被李拒绝了,才出国反清。 2.大清的灭亡不是说革命党有多强。其实他们内部山头很多。很勇敢,也一直在行动。但是指导思想和技术能力不...
评分 评分书中多次提到黄鹤楼,其实黄鹤楼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所以,在武昌起义的1911年,武昌并没有黄鹤楼。不过在没有黄鹤楼的时代,武汉人习惯上把清末为纪念张之洞而修建的奥略楼(同样在蛇山上)也叫黄...
评分这几天赋闲在家,没有更推,也没有做其他事情,捧着王树增的《1911》断断续续看了几天,终于看到了去年临离家前看到的页数——因书是大部头,我也不便带走,只有在家里,才有闲心躺在床上借着自己舒服的台灯颜色再去细细回首,领悟其中意涵。 作者以一种成熟的、理性的思维方式...
听完1901,找到后续1911,2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将历史以最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来,值得花时间去阅读。王正在写1921,期待中。
评分开篇因人物太多而略显杂乱,缺乏重点,但越到后来,便找回了《1901》的感觉,袁世凯、蔡锷、孙中山、黄兴、梁启超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勾勒得日渐清晰且有血有肉。王树增很善于写一个人物的死亡,富有人情味。看看这本书,知道点真正的近代史,知道点真正的历史人物。
评分通俗读物,故事讲得还行,不过后面议论偏多
评分王兄真能写,佩服佩服
评分65万字,大概有20万字是各种史料原文引用,时间的先后顺序交代不清,光看这书,我还以为蔡锷死在袁世凯前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