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是王树增续《1901》后的厚重历史著作,属于“王树增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是中国人民艰辛走向政治文明的心灵史——一个对完美社会、完美国家永抱追求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力量、有希望的民族。这就是百年以后我们蓦然回首并将托举心头的原因。
王树增,男,中国著名的军旅作家。1952年2月生于北京,1970年入伍。现供职于武警部队政治部创作室。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大校军衔,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军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有《红鱼》、《黑峡》、《鸽哨》、《远东朝鲜战争》、《长征》、《1901年》、《1911年》等。
长知识了,比中学历史书详细、客观多了。算是比较深入认识了孙中山、梁启超、袁世凯、黎元洪一拨人,这里头没有绝对的高尚,也没有绝对的正确。可惜辛亥革命没能把中国带进多党民主共和,真是民智未开?可是1912年前后,中国民众舆论的热烈与自由,确实是空前绝后的!也许历史...
评分《1911》,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王树增的作品一向厚重,愈接近现在愈是如此。读长征时如此,读解放战争时如此,而这本书尤有过之。 去年是辛亥百年。解读、分析、纪念等各种文章与书籍汗牛充栋,但以个人而论,此书应排第一。近700页的书,从孙中山...
评分读完1901来接续1911,好像特别自然。想到书柜里还有接下去待读的作者几部大作,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觉得很幸福。一如当初收入这些书。若说当时还有些不安,不知这几部厚作能否将重大历史事件写好,那么看完1901就已经放心了——喜欢这种叙事方式,喜欢了解历史,即便...
评分《1911》出自作家王树增,书很厚,将近700页,很有意思,可是读完颇费心力。 记得当年电影1911在曼谷首映和杨师去看,看完以后感慨的说了句:有机会,咱回去闹革命吧!!杨师说:你带兵打,我给你拉贷款去!!这只是小儿狂言,玩笑话而已。不过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完这段历史后...
65万字,大概有20万字是各种史料原文引用,时间的先后顺序交代不清,光看这书,我还以为蔡锷死在袁世凯前呢
评分听完1901,找到后续1911,2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将历史以最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来,值得花时间去阅读。王正在写1921,期待中。
评分开篇因人物太多而略显杂乱,缺乏重点,但越到后来,便找回了《1901》的感觉,袁世凯、蔡锷、孙中山、黄兴、梁启超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勾勒得日渐清晰且有血有肉。王树增很善于写一个人物的死亡,富有人情味。看看这本书,知道点真正的近代史,知道点真正的历史人物。
评分恢弘大气、极具厚重感的历史著作,王树增老师在这本书里的笔法,比其上一部历史大部头作品《1901》更为凝练深远。长达700页的作品缓引了大量第一手的原始史料,文笔流畅生动,见识独到深刻。这样一部书,虽然可能还达不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但也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好的历史作品。
评分相比起《1901》来说,结构颇为混乱,引入的历史文献多是大段大段,精炼不够,同时和他的其他书一样,史论的部分没有什么新意,说到底是一个资料汇总,实在不是一个历史考究的论述。还有,书中有几处明显的历史错误,就比如宣统的奶奶(慈禧的妹妹)在被抱进宫去的时候晕倒,这实在是话本小说,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她就去世了。同样的错误,还有几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