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教育 硃青生 學術規範和方法 大學 大學之道 成長 雜文 學術
发表于2025-02-03
十九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為北京大學用為通選課教材,多所高校選作“新生必讀 ”,被《新周刊》評為“我們時代的33本青年書目”之一——“一個大學教師針對學生的種種睏惑作齣瞭解答,這樣的老師,在今天很稀有瞭。”
《十九劄》是北京大學教授硃青生解答自己的學生提齣的關於學習疑問的記錄,一共19封。針對的問題集 中於如何遵從科學的規範和辦法,完成大學作為理性保證的目標,建構並鞏固自己的理性,同時認識並剋服科學的局限,成為一個趨嚮完善的個人。信的寫作曆時4年,收信或質疑的學生也不固定,數年之間,或已遠赴海外求學,或已進入社會工作,大多則至今仍在學校念書。其中很多人最初收信時剛入大學,如今已成為終身願以學術為業的人。
內容選摘:
社會地位的高低同我的思想程度的高低毫無關係,收入的多寡同我學術工作價值的多寡毫無關係。今天,我踞此教席,我的職守與一個社會上完整的成功者的標準也沒有什麼關係。也許有一天我會離席而去,正是因為我還在這個席位之上,由於大學作為科學的保證的性質,所以你們纔收到這樣一封信。這封信不是齣自於我一時之意見,而是齣自大學中的一個職守的理性的要求。(見《大學的意義和性質》一信)
讀先賢書,當知先賢都是嚮道之人,與你是同路,本應事事相析,多所辨駁,纔能同道。所以自己的心胸有定見,每讀一書,並非吸收他的思想,而是與他交談,補充和修正自己的見識、自己的思想。初時可能不習慣,或因淺陋,被先哲們罩蓋在下,隻有追隨之心,再無自見之地,此是曆代讀書人多,得道者稀的心病。切不可有一日自己不思想!切不可有一時隨順他說!開始時,要讀得慢,先讀一個意思,前思後想,所以精讀法不僅是做學問的方法,也是求道的門徑。(見《關於思考閱讀》一信)
在知識日益爆炸性地增長時,在網絡改變瞭知識的傳輸方式時,不隻是教師,任何人都難於在知識的占有上保持優勢,甚至不能駕馭知識。這時,更大的危機發生瞭,知識正在毀滅人性! 因為人們在知識爆炸中已經喪失瞭作為人的信心。教師,重新被要求承擔責任,他要在巨大的知識之中培養學生自我建樹個人知識結構(參見《關於思考閱讀》一信),鼓勵學生,並幫他樹立起信心,在這信息泛濫的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條能夠建立自己幸福地度過一生的航道。這就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幸福的燈。(見《關於教師》一信)
硃青生,1957年生於鎮江,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係,後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碩士、海德堡大學美術史研究所博士。1985年—1987年任教於中央美院,1987年任教於北京大學至今。
內容多是涉及學術規範和方法,對於我這種在本科四年從無涉足學術的學生而言,閱讀起來有點“生硬”,同時也少瞭點“樂趣”。然而文章確實寫得好,文筆流暢,洋溢著“書生”氣息。從中我感受到瞭學者的氣質,無論是做學術還是為人。
評分北大女生頤指氣使,瞧我們這個時代這點小心思吧,很有趣
評分治學極緻嚴謹、不畏酸腐之嫌。隻恨大學時未能讀透本書
評分治學極緻嚴謹、不畏酸腐之嫌。隻恨大學時未能讀透本書
評分搖搖晃晃的大巴上,讀著讀著天就黑下來。閤上書,望嚮杳渺的夜色,思考大學的意義。
这本书针对大学生关于治学问道方面的疑问做出解答,是一位先生学者对后辈的无私指导,饱含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期盼,在这个意义上,践行着自己的作为大学教师的职守。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对旧版内容进行了一定修改,如《自我检讨》一信中,“一次讲座之后,有位中文系...
評分初见这本书,是在一家专门卖音乐书籍的书店里。 可能是店主进货时随货搭的书,所以也不是那么重视,很随意的放在柜台上。见我拿起,店主便说,要吗,配摊卖的,要了给你打七五折。当时也只有三本了,而且书脊两端也磨得发毛卷边。我对书,是有洁癖的,不但内容要好,面相也...
評分这本书针对大学生关于治学问道方面的疑问做出解答,是一位先生学者对后辈的无私指导,饱含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期盼,在这个意义上,践行着自己的作为大学教师的职守。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对旧版内容进行了一定修改,如《自我检讨》一信中,“一次讲座之后,有位中文系...
評分初见这本书,是在一家专门卖音乐书籍的书店里。 可能是店主进货时随货搭的书,所以也不是那么重视,很随意的放在柜台上。见我拿起,店主便说,要吗,配摊卖的,要了给你打七五折。当时也只有三本了,而且书脊两端也磨得发毛卷边。我对书,是有洁癖的,不但内容要好,面相也...
評分何为大学? 朱青生在《十九札》的第一封信“大学的意义和性质”中说道:“它不仅仅是一个培养子弟的学校,不仅是训练后代技能的场所,不仅是施教者传授人伦准则和社会理想的组织,它更是一个科学的保证。” 这本书是我在高三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我当时...
十九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