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读史随劄(繁体竖排版)》各篇,多就原稿整理;其有先发表于杂志期刊者,皆注明于各篇篇后。整理工作虽力求慎重,然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不吝指正。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钱穆全集四十四卷,钱穆思亲强学室札记的残稿,三十年代钱穆赴北京任教,留老母在家,故北京书斋名曰未学。后抗战,流散西南,更未能照顾母亲,故曰思亲。这些札记,是读书时撰写的眉批,然后整理出来的,吕思勉、陈寅恪、顾颉刚都有不少的读书札记,这些是论文的初稿,清代学者善于写这类札记。
评分读书法,陈垣学记之类也 亦可见先生之通博
评分散珠碎玉,于考史小品中实属上乘。宾四治史多示人以通贯,如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皆是,然有时失于简略,亦体例之所限。其实究其学问源流,当自朱子学而至浙东学派及赵瓯北诸人,又兼清儒史地之学,眼光自高,而考据不废也,是以言之有物,论能成理,此集正见其笔记功力。
评分九州这套书是真贵,但是做的实在是漂亮,读起来舒服的不得了,这本书本身也好读,钱公的历史短论集子,关于黄巾与天师道,唐朝干谒风气,江浙人才名录的文章都又好读又好玩,我不禁感叹一句,唐朝的士人风气原来已经那样了,这个世界好过吗?
评分钱穆先生的读书随笔,其中《蜀中道教之先声》因袭传统观点,与陈寅恪先生“滨海地域说”相悖;《张道陵与黄巾》指出太平道与五斗米均崇黄,两汉宗教徒常着有色服饰,与唐长孺先生“东晋初年说”相悖。既往道教史学术回顾,常忽略钱穆与吕思勉二老,直至近年始为冯渝杰先生重新发现,惜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