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1964年1月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赴南京任教。1992年调入《南京日报》社,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工作。1998年入江苏省作家协会。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小说创作,代表作有《玉米》、《青衣》、《平原》、《推拿》等。
2010年度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对文革时期中国家庭和乡村生活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探索,作家在一个扣人心弦的家庭冲突和爱情故事中,天衣无缝地游走于史诗般的宏大叙述和深入细腻的描写之间,既气势磅礴又精妙细微,不仅勾勒出个体的生活,同时还呈现了整个社会的全貌。 —— 2010年度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授奖辞
本书描述了玉米、玉秀、玉秧三姐妹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她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奇特关系,透视了家常场景下一颗颗神不守舍、暗藏杀机的女性灵魂,揭示出在一个贫瘠时代,权力对人性的腐蚀。
玉米是强大的,只念完小学的玉米,与喜欢的飞行员通信,连完整的意思都表达不清楚,却在王家庄和每个女人搞好关系,令她们都怕他,尽管有她父亲权力的影响,但是后来父亲失势,玉米的一系列行动都表明她是有尊严,有手段,且不容被屈辱的。这样一个处处想好每一步棋该怎么走的...
评分显然,在男人的想象中,女人对权力的攫取,所依靠的只有身体。而也正因为如此,男人才更显弱势。在第一部《玉米》中,玉米父亲王连方利用权力睡遍村里的女人,而后还是女人致使其失去了权力,显示了某种吊诡的意味。 玉米之所以成为玉米,是因为有敌人的存在。她的敌人包括玉秀...
评分 评分读毕飞宇的《玉米》,想起幼年从大人们闲聊时听来的乡野大杂烩。 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都是真实。甚至,真实更加荒诞。 比如,一个村子都是同姓,一两户外姓的女儿便很危险。许多小伙子都暗地里轻薄作贱她们。 比如,一家子穷,却有四个儿子,没有财力娶四房儿媳...
评分语言过于粗犷,不大适应!从男性角度揣度女性心理有些不够准确!情节还不错!
评分喜欢:跳脱在外,不断调侃的叙述笔调;不喜欢:故事里面所有的女人。这种政治式的故事和人物实在无趣。
评分还差玉秀、玉秧没看
评分玉米要比青衣好一点。不过毕式结尾还真是干净利落一点不拖泥带水啊!总感觉没完似的
评分农村很多人的命运,尤其是女子的命运,在读书以前完全受他人的摆布,连结婚生子这些大事,都要顾全面子等,写得很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