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人生》講述瞭:屋子不過十坪,庭院僅有三坪。有人說,此處院窄屋陋。然而,屋雖陋,尚能容膝;院雖窄,亦可仰望碧空,足以信步遐思。
德富蘆花(1868-1927),明治、大正時期小說傢。齣身熊本縣,本名健次郎,為德富蘇峰(1863-1957)之弟。蘆花曾加入兄長蘇峰創辦的民友社,和兄長一起共事過。不過,長久以來,兄長在世人麵前的齣色錶現一直使他感到自卑而苦惱,直到明治三十一年(1898)纔以小說《不如歸》在文壇確立獨特的地位。明治三十四年(1901)他以社會小說《黑潮》和兄長蘇峰斷絕兄弟關係。蘆花的言行雖稍過激烈,但因受俄國小說傢兼思想傢托爾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 1828-1910)的影響,使他始終立於基督教人道主義的立場。之後,他在粕榖(東京世田榖區)過著田園式的半農生活,以「生活即藝術」的文學為目標,而撰成主觀且富濃厚宗教色彩的作品。蘆花本人的姓,采用的是「冨」字,而非「富」字。蘆花作品有隨筆集《自然與人生》與《新春》、小說《不如歸》、自傳小說《富士》與《迴憶錄》等書。
自然与人生 作品简介 · · · · · · 《自然与人生》里的文章,基本上写于1898年,当时断断续续发表在日本的《国民新闻》上。1900年由东京民友社结集出版,题名为《自然与人生》。作者德富芦花在论及自己的写作意图时说:“题目定为‘自然与人生’,并不是运用科...
評分《自然与人生》札记 “伊豆山已经衔住落日。太阳落一分,浮在海面上的霞光就后退八里。夕阳从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一分又一分,顾盼着行将离别的世界,悠悠然沉落下去。终于剩下最后一分了。它猛然一沉,变成一弯秀眉,眉又变成线,线又变成点——倏忽化作乌有。举目仰视...
評分老舍在《济南的冬天》里这样描绘了他心中理想的宜居之所,“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老城,山水,阳光,春风,在商业气味浓重的现代社会里,似乎再难把这四个恬淡安静的词语组合到一起了。 ...
評分1999年买的书,11年过去了,最近重新读过,仍然爱不释手。写生一样的文字,读着它们,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在眼前铺开,生动而细腻。 很喜欢周平翻译的这个版本,简洁凝练,字字珠玑,我必须承认,他的翻译让我折服,让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翻译的功力可以如此的影响我对一本书的评...
評分我们都活得太匆匆了。或者说,我自己确实步履不停步履不停。已经很少看到有人来这么细细描摹自然景象,所以看到芦花散文,当真惊艳。 有当年看《枕草子》的感觉。 为什么我总是沉溺于描写一种情调,原因其实是我不会写其他的。 读芦花的散文。手摩挲书页舍不得翻动。雨声里的一...
散文翻譯更是再創作,估計讀到的是周平的自然與人生,下學期去圖書館找找有沒有原文吧。
评分德富蘆花寫自然景緻的散文,篇幅小,描寫細微,富美感。寫自己“晴耕雨讀”的篇章近於陶潛。推薦之.
评分日式散文。
评分《自然》不錯,《人生》就嗬嗬瞭。
评分周平先生很適閤譯自然散文,敘事散文就不那麼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