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反對對象性思維

佛學反對對象性思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宗教文化
作者:常崢嶸
出品人:
頁數:453
译者:
出版時間:2011-6
價格:3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25438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佛教哲學
  • 哲學
  • 佛學
  • 佛學
  • 思維
  • 哲學
  • 對象性思維
  • 認知
  • 心理學
  • 宗教
  • 東方哲學
  • 智慧
  • 修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佛學反對對象性思維》是一本唯識學研究專著。主要以對象性思瞄與反對,象性思維的張力為主綫,考察瞭自然、巫術、實體等思維中的對象性思維根源及佛學反對它們的閤理性,同時提請重視“現在”概念,以突齣唯識學的反對象性思維主張。《佛學反對對象性思維》由常崢嶸著。

著者簡介

常崢嶸,男,1974年生,山西忻州人。200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係宗教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後任教於忻州師範學院,主要從事佛教哲學研窯。

圖書目錄

引言第一章 對象性思維 第一節 由誰問題與十四無記 第二節 自然性思維 第三節 巫術狂想 第四節 抽象自然與神秘主義第二章 二諦義的反對象性 第一節 苦行主義 第二節 思維的力量 第三節 二諦義在認識論道路上的進展 第四節 語言哲學問題溯源第三章 有部的法體實有 第一節 有想即有義 第二節 義不可說 第三節 三世有第四章 《迴諍論》批判法體實有 第一節 “無體不得名”與“生故得言一切法空” 第二節 “無體雲何因”與“若彼有自體,不須因緣生” 第三節 “一切法有現可取”與“量非能自成,非無因緣成”第五章 經部的功能主義 第一節 經部的貢獻 第二節 經部的局限 第三節 帶相說第六章 唯識學的“現在”概念 第一節 有與無 第二節 現在、因果、時間 第三節 自證著的現在 第四節 現在與依他起 第五節 種子本有與種子始起 第六節 唯我論:現在隻是幻覺 第七節 抉擇現在說本淨 附論:“本來”概念的唯識爭分析第七章 作為自身規定的“界” 第一節 隱顯邏輯 第二節 隨界說 第三節 界與自性 第四節 名言與遍計執第八章 唯識學批判性的道德哲學引申 第一節 末那與自由 第二節 無明與無我 第三節 道德的所指、可能與責任 第四節 梵論與佛教平等觀的五重差彆第九章 歐陽竟無的誌嚮 第一節 結論後之研究 第二節 三重四種體用觀 第三節 法相學的邏輯與曆史 第四節 批判精神與現實精神 第五節 作為體係的唯識學與作為方法的唯識學 第六節 佛學的批判性與佛教的現世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寫齣佛教哲學精髓,非對象性,正如現象學的前對象性,佛教的現量,康德的先驗想象力,MP的發生場,等等,是關要。

评分

寫齣佛教哲學精髓,非對象性,正如現象學的前對象性,佛教的現量,康德的先驗想象力,MP的發生場,等等,是關要。

评分

寫齣佛教哲學精髓,非對象性,正如現象學的前對象性,佛教的現量,康德的先驗想象力,MP的發生場,等等,是關要。

评分

寫齣佛教哲學精髓,非對象性,正如現象學的前對象性,佛教的現量,康德的先驗想象力,MP的發生場,等等,是關要。

评分

寫齣佛教哲學精髓,非對象性,正如現象學的前對象性,佛教的現量,康德的先驗想象力,MP的發生場,等等,是關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