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
描摹孤独人物的逆境,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犹太文学
修配工雅科夫•鲍克住在禁止犹太人居住的地区,还被诬告谋杀了一个基督徒,雅科夫因此被捕入狱。他在狱中与各种各样的痛苦、折磨及不公正作争斗不停。与电影肖申克不同,雅科夫的境地更像《一九八四》,整个沙俄就像监狱一样的规训社会,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并改造着人们,以使他们“驯服”。小说风格幽默而含蓄,色彩浓重而明朗,作者擅长从细处入手,通过描摹他那极度无助的族人悲惨而又微末的反抗,创造出最无情的哲学家般令人沮丧的隐喻。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
马拉默德出生于布鲁克林,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他先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任教,1961年加入本宁顿大学任教。由于缺乏学历,他不能教授文学,并且只能长期担任讲师。但他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在欧美及世界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描写短篇,堪比契诃夫、巴别尔;他写犹太人,直逼索尔•贝娄;他揭发荒谬,不下奥威尔、索尔仁尼琴。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底层犹太人的困苦生活,描摹他们的喜乐悲欢和强韧性格;其风格幽默而含蓄,色彩浓重而明朗,笔端饱含着同情小人物的悲悯精神。他几乎囊括所有美国最要的文学奖,是两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以及普利策文学奖和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的得主。他的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魔桶》(The Magic Barrel,195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修配工》(196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以及《抽屉里的男人》(The Man in the Drawer,1969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不要放弃希望 主是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也可是自然 大众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而不一定愿意是真的 事件本身永远无法回到自身当中,只能在环绕中阐释,却不再是其本身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显得不那么坏 不要尝试去投机取巧,但也不要安于命运 请宽恕我,宽恕自己 不要放弃,不要抱...
评分出生于纽约的犹太作家马拉默德(1914-1986)是第二代沙俄移民。其父母原籍基辅,因遭遇俄罗斯反犹主义者发动的大迫害逃到美国。受迫害的可怕记忆曾被写在短篇小说《停战协议》的开头:“莫里斯•利伯曼小时候曾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俄国农民抓起靠在一个铁匠铺门边的车轮子,把...
评分朋友让我荐书的时候,常常会说,推荐几本好看的书吧。我打听某本书的情况,也常问,这本书好不好看?最近,我突然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说的“好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好看”或“不好看”有什么标准吗?咨询了几个爱读书的朋友,大家意见不一。但综合一下,大致可分为“...
读这本书,你可以触摸到真理发烫的额头。
评分还是多护几部陀爷再下笔吧亲~
评分这确实是一本显而易见的俄国文学,卡佛菲茨杰拉德们显然对书里地狱一般的时代与蝼蚁一般的人物既无法想象,也无力驾驭。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用心巧妙当然也与美国文学的精巧气质脱不开干系,作者对读者情感寄托的带动与背反于这种情感的转折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充满宿命感与悲剧色彩,小说最后的点题与读到末页恍然大悟的故事意旨,都太过于沉重了。
评分“在一个病态的国家里,走向健康的每一步都是对生活在病态里的人的侮辱。”
评分损害与救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