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
描摹孤独人物的逆境,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犹太文学
修配工雅科夫•鲍克住在禁止犹太人居住的地区,还被诬告谋杀了一个基督徒,雅科夫因此被捕入狱。他在狱中与各种各样的痛苦、折磨及不公正作争斗不停。与电影肖申克不同,雅科夫的境地更像《一九八四》,整个沙俄就像监狱一样的规训社会,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并改造着人们,以使他们“驯服”。小说风格幽默而含蓄,色彩浓重而明朗,作者擅长从细处入手,通过描摹他那极度无助的族人悲惨而又微末的反抗,创造出最无情的哲学家般令人沮丧的隐喻。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
马拉默德出生于布鲁克林,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他先在俄勒冈州立大学任教,1961年加入本宁顿大学任教。由于缺乏学历,他不能教授文学,并且只能长期担任讲师。但他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在欧美及世界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描写短篇,堪比契诃夫、巴别尔;他写犹太人,直逼索尔•贝娄;他揭发荒谬,不下奥威尔、索尔仁尼琴。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底层犹太人的困苦生活,描摹他们的喜乐悲欢和强韧性格;其风格幽默而含蓄,色彩浓重而明朗,笔端饱含着同情小人物的悲悯精神。他几乎囊括所有美国最要的文学奖,是两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以及普利策文学奖和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的得主。他的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魔桶》(The Magic Barrel,195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修配工》(196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以及《抽屉里的男人》(The Man in the Drawer,1969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终于在周末里把<the Fixer> 看完了。结局是开放式的,不知道修配工雅柯夫在经历了2年的牢狱煎熬后,在最后面临法庭审判时,是终于沉冤昭雪而获释;还是被那些坏人陷害成功而难逃噩运。有些遗憾,因为我希望看到雅柯夫最终获释重得自由,毕竟他吃了那么多苦,用那么不容易的...
评分 评分短篇小说家杰伊•坎特对马拉默德的描写很生动:伯纳德个子矮小,总是戴着顶灰布帽子,石墨色胡子修剪得一丝不苟。他行事低调,显得有些拘谨。他看上去像是背着一本厚重的犹太法典。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伯纳德.马拉默德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与索...
评分 评分这确实是一本显而易见的俄国文学,卡佛菲茨杰拉德们显然对书里地狱一般的时代与蝼蚁一般的人物既无法想象,也无力驾驭。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用心巧妙当然也与美国文学的精巧气质脱不开干系,作者对读者情感寄托的带动与背反于这种情感的转折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充满宿命感与悲剧色彩,小说最后的点题与读到末页恍然大悟的故事意旨,都太过于沉重了。
评分这种宏大严肃的文学不是一两句评价能说清楚的,看完像和主角一同度过被侮辱和损害的两年半时间,期间太过入戏数度想主角死掉算了,所幸,实则不幸,主角比我坚强,还活着忍耐不公和屈辱
评分斯宾诺莎 陀思妥耶夫斯基 德雷福斯 俄国革命 P74-75.读斯宾诺莎的那段话,翻译得没感觉。还是《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中翻译得有感觉: “读他的书就像一阵风似的驱使我读下去; 自此以后,我不再是原来的人。”
评分写的真细腻
评分看到一半没忍住翻了结局,但最后发现结局不是结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