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

红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纳撒尼尔·霍桑(1804-0864):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大师,《红字》是他的传世杰作。

出版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作者: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出品人:凤凰壹力
页数:204
译者:方华文
出版时间:2011-8-1
价格:28.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22568
丛书系列:双语译林·壹力文库
图书标签:
  • 霍桑 
  • 美国文学 
  • 罪恶与良善 
  • 清教徒 
  • 小说 
  • 外国文学 
  • 美国 
  • 殖民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从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北美大地便失去了昔日的恬静和安宁,起先成为清教徒逃避祸患、寻找精神归宿的福佑之地,继而成为殖民者开拓疆域的冒险乐园。毋庸置疑,北美一代移民的先驱是英国的清教徒,他们的首次远航既不是为了探险觅宝,也不是被迫背井离乡,而是为了宗教信念才扬起了理想的风帆。而后,许许多多清教徒夹杂在移民的人流之中漂洋过海来到北美洲,聚居在被东海岸的人称为“新英格兰”的地区。他们把宗教理念带到这里,依照清教教义规范言行,并且按照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劳作、生息,一代又一代繁衍下去。在清教徒数代人的迁徙生涯中,既有五月花般的绚丽时刻,也有阴霾密布的日子,还有过许多悲欢离合。霍桑的小说《红字》所讲述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早期清教徒移民中的一段辛酸往事。《红字》的主人公普林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妇,随着清教徒移民来到北美新英格兰。她年迈的丈夫是位学者,据说正在阿姆斯特丹,不知是因体弱多病还是因处理英国的善后事务,未能与普林同行。普林甫抵新英格兰移民小镇,孤身一人,举步维艰。幸与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相识,普林得到悉心照料,从此安居下来。后来,二人感情曰笃成为情人,并且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红字》讲的并非是惊心动魄或缠绵悱恻的爱情经过,而是一种不断敲击灵魂的爱的结局——或称爱的后果。当牧师阿瑟•狄梅斯迪尔终于因不堪忍受心灵的重负而在刑台上倒下之时,当海丝特•白兰多年后独自返回那片受辱地又重新戴上灼热的红字之时,他和她可曾后悔自己所做的一...  

评分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大三,那阵子我选了一门美国文学,我的教授是一个Middle age的女人,留过洋,带过许多博士,喜欢穿绸缎真丝。从她神采飞扬的作品评析中我大致听出了她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但当时我对它并不留意,看完那几页英文选段也作罢了。不过我记得它的的名字《红字》和...  

评分

评分

这是一部有关心灵罪恶的忏悔录,而非简单的隐忍的爱情史。尽管霍桑曾经极力想要摆脱父辈遗留(参与了1692年的驱巫案)的罪恶,而其世界观中的清教徒意识依然存在并因此影响着他的创作,书中苦于挣扎的主人公并没有表现出过多超越于历史的自省意识,几乎所有人都沦陷在犯罪与...  

评分

最喜欢开篇的“狱门”那章。灰黑中鲜红的玫瑰,为死囚奉献温馨与妩媚。从开头就开始了鲜明的隐喻色彩。很像《肖申克的救赎》的开头,从一开始就是关于一场爱与恨得“罪与罚”有时会非常喜欢这种小说。它就像是巨大的黑洞,里面滋养着很多东西,百看不厌。 红字,即“A”字。...

用户评价

评分

爱与恨,罪恶与善良。当爱消逝了恨也就枯朽了。罪恶与善良并不是绝对的,佩戴象征罪恶A字的赫斯特灵魂却放射着善良与坚韧之光。牧师迪默斯德尔看似纯洁的灵魂下却隐瞒着罪恶,最终也因无法承受罪恶的沉重而死去(其实还是因为灵魂中的固有的善)而看似感情中的无辜者齐林沃斯却怀有着无限的恨。这部不长的小说也是女性主义的张扬,歌颂赫斯特的善良坚韧自强,反应了男权下令人堪忧的女性生存状况。小说歌颂爱情肯定人的欲望,多用反讽,强调爱情的纯洁。

评分

19年45本:名著就是如此的发人深省,人性、罪恶、爱、救赎都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背叛可能是源自于一种憧憬,或是一种贪婪的欲望?他说所有的事没有对错,但是彼此都知道,对错的界限在那里。只是我们是否已经具有了去改正错误的勇气。。。

评分

英文版实在看不下去,太晦涩了(好吧,是我水平不够)。中文版看过,感触也不多。有些故事在特定时代和环境下,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和对小说史的贡献,但是换到了如今,就只是个好故事罢了。

评分

宽恕与拯救、女性的坚强、细致的心理分析、优美的翻译。 同样是面对背叛,赫斯特选择了宽恕与拯救,而赫斯特的丈夫齐林沃斯却选择了报复,使自己深陷仇恨。在牧师自我告白得到解脱后,齐林沃斯并没有因达到目的而感到欣喜,而是仿佛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作者借此批判了鼓吹加尔文宗教思想的教会势力,赞扬了如赫斯特一样的女性坚强、善良的品格。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把这个故事改编成音乐剧会怎样。每章的篇幅不长,感觉很适合改编成戏剧舞台上的一幕。 赫斯特、丁梅丝代尔、珍珠、齐林沃斯、西宾斯夫人这些人物的个人特色都非常鲜明。包括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给群众也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戏剧冲突也很强,高潮就是最后牧师站上受刑台揭示真相的那一刻。如果成功改编出来,感觉会不亚于巴黎圣母院的效果吧。

评分

“我憎恨这个人,无论是不是罪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