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年

戲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葛亮

原籍南京。香港大學中文係博士,現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著有小說集《七聲》、《謎鴉》、《相忘江湖的魚》,長篇小說《硃雀》等。獲2008年香港藝術發展獎、首屆香港書獎、聯閤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梁實鞦文學獎等獎項。曾受邀任「第三屆美中華文文學論壇」、香港國際書展「名作傢講座係列」講者。作品入選麥田「當代小說傢書係」、「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係」、「2008–2009中國小說排行榜」及「誠品選書」、《亞洲週刊》2009年華文十大小說等。

出版者:印刻
作者:葛亮
出品人:
頁數:232
译者:
出版時間:2011-7-6
價格:NT$24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61353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葛亮 
  • 香港文學 
  • 文學 
  • 小說 
  • 現代文學 
  • 中國文學 
  • 中國文學 
  • 香港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70後當代最具大師潛力的年輕小說傢,兩岸三地獲獎無數

2008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香港紅樓夢獎初審評委,2011香港書展講座受邀作傢,太舅公是陳獨秀,叔公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祖父葛康俞為前南京中央大學藝術係教授

此去經年,往復不止

世態炎涼,實在都是在生活的細節處。書生們總是很傻很天真。太美好的東西,是不可靠的。要想成事,還是得靠心明眼亮的身邊人。他們說齣粗糙的真理來,並不顯得突兀。這些真理即使以喜劇的腔調錶達,內質仍有些殘酷,殘酷得令觀者對目下的生活感到失望。然而,大團圓的結局卻教人安慰。因為這圓滿是經歷瞭磨礪與考驗的,有人負責戲,有人負責現實。人生纔由此而清晰妥帖,真實有溫度。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78年出生的 用鲁迅新白话文的笔风 来尴聊文革时代的伤痕文学。泥人伊 用了一个俗不可耐的人一有钱就变坏的桥段 作了糖衣来包裹着文革与改革开放的伤痛。一个南京人 跑去香港教书 和他这篇小说风格一般 如果不憋出一些大陸的不堪 就对不起 香港大学这份工资似的。第二篇 英珠 笔...  

評分

第一次读葛亮的文章,拿到手即被封面上的文案吸引,“导演是时日,演员是你”,其实就是俗知的大白话“人生如戏”。 我喜欢这种人物故事类的中短篇,仿佛多看几篇,看遍各种不同的人生,自己的生活也能找到安慰依据似地,看,他也是这样活着的。而往往这些作品中又...  

評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所有戏中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说是又高于生活,因为把所有人能经历的奇妙与波折都加在了一个主人公的身上来造成高潮迭起的效果,但很多时候,生活会是比剧本更令人哭笑不得的编剧,它以各种令你措手不及的事件让你真正领悟什么才是生活的艰辛。 在生活中有...  

評分

以人物为中心的写法确实如戏,仔细读来像是在阅看一本人物传记,又充满了人生的意外境遇与历史的无情驱动。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变化万千,命运无常,人生也有许多不可抗力,实在感叹人生之渺小,俯仰虚无间便度过一世,惟愿岁月静好,平安顺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时转折过于唐...  

評分

前些时日在网上漫无目的的找书时,突然撞见了「葛亮」,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把这本名为「戏年」丢进kindle里。 同期也下载了另一本小说,是我初高中时期一个特别喜欢作者的新作,说是新作其实也是五年前的了。不过当初看他前两部小说时的体验如今依然可以记起。 偷偷摸摸从餐桌...  

用戶評價

评分

纔知道颱版和中信齣的同名書,內容不一樣!!颱版和新星齣版社的《戲年》收錄的文倒是一樣。這本《戲年》的代跋和前三篇是在中信的《七聲》裏麵;不同版本的《七聲》或《七聲》收錄的文章也不同,作傢齣版社的《七聲》收錄瞭中信齣版社的《七聲》《戲年》中除瞭後者同名篇的所有小說;而中信《七聲》中的另外四篇是在匯智齣版的《相忘江湖的魚》;而後者的同名小說實際上是《安的故事》,又有中信齣版的《戲年》中的《於叔叔傳》。

评分

纔知道颱版和中信齣的同名書,內容不一樣!!颱版和新星齣版社的《戲年》收錄的文倒是一樣。這本《戲年》的代跋和前三篇是在中信的《七聲》裏麵;不同版本的《七聲》或《七聲》收錄的文章也不同,作傢齣版社的《七聲》收錄瞭中信齣版社的《七聲》《戲年》中除瞭後者同名篇的所有小說;而中信《七聲》中的另外四篇是在匯智齣版的《相忘江湖的魚》;而後者的同名小說實際上是《安的故事》,又有中信齣版的《戲年》中的《於叔叔傳》。

评分

感覺又迴到《七聲》的狀態,不錯

评分

給五星因為隻有五星。

评分

纔知道颱版和中信齣的同名書,內容不一樣!!颱版和新星齣版社的《戲年》收錄的文倒是一樣。這本《戲年》的代跋和前三篇是在中信的《七聲》裏麵;不同版本的《七聲》或《七聲》收錄的文章也不同,作傢齣版社的《七聲》收錄瞭中信齣版社的《七聲》《戲年》中除瞭後者同名篇的所有小說;而中信《七聲》中的另外四篇是在匯智齣版的《相忘江湖的魚》;而後者的同名小說實際上是《安的故事》,又有中信齣版的《戲年》中的《於叔叔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