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頻頻獲獎的葛亮,在這本書裡,以影評與有關電影的散文,和讀者見面。電影是葛亮在小說之外的另一至愛。本書所談影片範圍廣泛:有香港片、內地片、台灣片、日韓片,也有歐美的老電影和近年上映的片子。
從影片內容談到男女主角,從文化背景談到導演手法,作者都用一種清新的、很有生氣的筆觸來敘述或評論。他敏感有致的觀察和山色的文字功力,在書內表現得淋漓盡致。尤為精彩的是他對光影中的童年、少年與青年生活的追憶與思索,讀後令人感懷。
在我念中學的時候,讓我開蒙的還不是文學,而是一份叫《中國學生周報》上的影評。我心儀的那些影評人當時大概都不到三十歲。
從影評到歐洲(其實還有日本、印度和美國)「藝術片」,是我成長期朝聖之路。
每一代人都需要當代人寫的好影評,但寫影評的藝術已很少人能掌握。葛亮年輕,對電影執著,文字的文學感強,這本集子對香港影評界和他本人,或許都是一個飛揚。
——陳冠中
葛亮
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曾獲二零零五年臺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首獎、第三十一屆香港青年文學獎等獎項。書寫關於城市與記憶的文字 ﹐作品見於《收穫》、《香港文學》?《聯合文學》等兩岸三地文學刊物,並為報章撰寫文化評論專欄。
这些天一口气读完了葛亮老师的《绘色》,这本书汇集了老师观影的历程和与电影发生的轶事。书中提到多种多样、跨越年代的电影,但很奇妙的是,即使有部分电影我从没看过或仅仅听说过名字,却在葛亮老师的描绘中去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温存。 一部电影,是人生的一个坐标...
评分清晨的S地,有點「涼意」。穿過幾個街角,路過一間鬼話連篇的Pub,真有意思。我期待有一天通宵走在街角,散步聊天。玻璃鏡上被拉長的身影,才發覺何時變得人情又世故,少年心情偶爾回頭。大概我真喜歡浪蕩在旅途街頭,在春末夏初的多霧里弄,剪影的你輪廓太好看,是有點林夕的...
评分收到书就非常感叹于包装封面都是那种很温柔很文艺的感觉,我很少会看这类型的书,如果不是觉得看了葛亮老师的《问米》的话,我断不会想看这种类型的。 《绘色》这本书像是一本过往的老电影大全,葛亮老师用电影把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几个时期穿插在了一起,给人感觉就是作者的一...
「電影是對時間的凝視,沒有任何其他藝術形式比電影更能捕捉時間的流逝,而又更能保留時間,讓它一回又一回地重複自己。」
评分从来不待见对基金德《春去春又来》大加赞赏的评论
评分没小说那么好
评分那些电影,那些人生,小文艺吧
评分后部评论略夸张 我不是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