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济安日记

夏济安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夏济安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79
译者:夏志清 注解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866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夏济安
  • 日记
  • 爱情
  • 随笔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情感
  • 忆往谈旧录
  • 夏济安
  • 日记
  • 历史
  • 人物
  • 回忆录
  • 民国
  • 个人经历
  • 中国近代
  • 思想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非常出名的爱情日记。上世纪七十年代,夏志清教授将亡兄夏济安一九四六年一月一日至九月二十九日的日记整理,在一九七四年十月三十日至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台北的《中国时报•人间》连载。随后,《夏济安日记》一书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最新修订版,增加夏志清新写的前言、夏济安致李彦的最后一封信(附原函影本)、夏志清书信、日记原稿影本及部分英文日记。

本书是夏志清在作者去世后整理遗物时发现的。所记时间不到一年,主要记录了夏济安29岁那年的一场苦恋。这种苦,不是来自任何外界的阻挠,也不见苦恋对象的拒绝,几个月中,夏济安没有任何行动,挣扎于表达与不表达之间,基本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后来终于写了一封7000字的长信,很可能就把那女孩子吓住了,随即的拜访又不容人家慢慢适应,反跟她吵一架。此后,又是漫长时日的自说自话,自我分析--见,还是不见?跟那女孩子却再也没见面。作者真实的情感经历足以给广大读者的带来极大的震撼。

这是爱情、友情、亲情的真实记录,是一代学人的心路里程的具体写照,对了解和研究四十年代后期部分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治学和交游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夏济安(1916-1965),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教西南联大、北京大学、香港新亚书院及台湾大学外文系。1955年赴美,1956年在台湾主编《文学杂志》,推动现代文学,风起云涌。白先勇、陈若曦等皆其学生。1959年再度赴美,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和柏克莱加州大学任教,影响深远。1965年2月23日因脑溢血,病逝于美国。

目录信息

[2006年版前言]
真诚痴情面的明证/夏志清
[1974年版序论]
可当恋爱史读/夏志清
[日记本文]
一九四六年元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二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三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四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五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六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七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八月日记
一九四六年九月日记
再说几句/夏志清
[特载]
夏济安日记(部分手稿)
夏济安英文日记
济安师致李彦最后一封信(附原函草稿影本)
[附章]
致济安书/夏志清
追念济安老师/董同琏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尽古典之能事,浪漫地淋漓尽致。

评分

找马修·阿诺德的一句诗,无意间发现了这本日记,对我是如获至宝的体验。刚开始读便想着也许可与克尔凯郭尔的《引诱者日记》(没有读完)做一个对照,没想到读着读着发现作者也在读克尔凯郭尔,还发表了不少见解……日记里有些情绪和念头极为私密,以至于我在想夏志清出版兄长的这样一本日记,是否有伦理学上的问题。难道一个人去世之后,他留下的所有“文本”就都可以公开了?——不过,也正因为此,读日记会上瘾,我现在基本上是看到稍有意思的日记就会买。读这些日记会感到,现代人(包括我自己)发在网络上的那些类似于“日记”类的东西,装饰感都太重了,很多可能都是在经营“人设”。就这本而言,它提供了一份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完整而丰富的苦恋之独白,太适合改写成一部小说了。

评分

多么自傲又自恋,可笑又可爱的先生!是他爱情的模样,狂想的有趣模样????

评分

回头看总是挺有意思的。搞文艺的大多穷逼,却还贪吃冰淇淋,又想穿漂亮西服。为了其中卞之琳的段子看的。“卞讲了一夜恋爱史。”之后就没了…倒是讲了什么你说啊!唯一的爆点大概就是卞守到37岁的童贞了。大约还不止37啊。

评分

找马修·阿诺德的一句诗,无意间发现了这本日记,对我是如获至宝的体验。刚开始读便想着也许可与克尔凯郭尔的《引诱者日记》(没有读完)做一个对照,没想到读着读着发现作者也在读克尔凯郭尔,还发表了不少见解……日记里有些情绪和念头极为私密,以至于我在想夏志清出版兄长的这样一本日记,是否有伦理学上的问题。难道一个人去世之后,他留下的所有“文本”就都可以公开了?——不过,也正因为此,读日记会上瘾,我现在基本上是看到稍有意思的日记就会买。读这些日记会感到,现代人(包括我自己)发在网络上的那些类似于“日记”类的东西,装饰感都太重了,很多可能都是在经营“人设”。就这本而言,它提供了一份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完整而丰富的苦恋之独白,太适合改写成一部小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