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尤瑟納爾(Marguerite Yourcenar, 1903-1987),法國現代女作傢、學者,法蘭西學院成立三百多年來第一位女院士。16歲時即以長詩《幻想園》嶄露頭角。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她遊曆瞭歐美多國,創作瞭大量的詩歌、劇本、長篇小說、散文和論文。主要作品有迴憶錄《虔誠的迴憶》、《北方檔案》;小說《哈德良迴憶錄》、《苦煉》、《一彈解韆愁》、《安娜姐姐》;詩歌《火》;文論《時間,這永恒的雕刻傢》等。曾以《哈德良迴憶錄》和《苦煉》兩獲費米娜奬。
哈德良生於公元七十六年,一三八年駕崩,為羅馬“五賢君”之一。公元一三○年十月,哈德良皇帝的孌童安提諾烏斯在埃及尼羅河溺水身亡,死因不明,或是不慎失足,或是自殺、他殺,史無定論。為追念這位不足廿歲即夭摺的寵兒,悲慟不已的哈德良當即把安提諾烏斯奉若神明,頂禮膜拜,並在其落水處興建一座城市,賜名安提諾波利斯,同時下令在帝國境內遍樹安提諾烏斯雕像,建立一種類似照相冊的紀念物,以銘記這位死於青春的美少年。
哈德良在位期間(公元一一七至一三八年),羅馬帝國處於和平繁榮的黃金時代。哈德良死後,皇傢彆墅迅速荒蕪,文藝復興時更慘遭劫掠,充做其它花園彆墅的建材基地。
本書是“哈德良迴憶錄”,乃尤瑟納爾作品集。 哈德良原籍西班牙,生於2世紀羅馬帝國的官宦之傢,少年在雅典學習,愛上希臘文化,從軍後因戰鬥勇猛而受圖拉真皇帝賞識。圖氏臨終前,他被立為儲君,繼位時41歲。在《哈德良迴憶錄》中,作者瑪格麗特·尤瑟納爾將故事的“現時” 定於皇帝罹患心髒病的六旬晚年,使哈德良的自述籠罩在柔和悵惘的人生餘暉裏,隱喻二戰後鬱結仍深的人類命運。小說近末尾,盡管海內太平,邊疆仍不時暴亂起伏,猶太人、基督教與帝國的矛盾潛藏待發,皇帝眺望未來,預見世人的前途坎坷難行。
当知道尤瑟纳尔的文集有了全套中文译本的时候,一瞬间记忆涌现,我看的第一本她的书,就是《哈德良回忆录》。 还是高一的时候,暑假里翘掉辅导课,泡在图书馆看书。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一本本地找,当发现又这本《哈德良回忆录》的时候,激动得无以复加。 那时候迷上了古罗马...
評分清点一下出版过的老皇帝回忆录: 刘扳盛《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 花城出版社 罗芃 《阿德里安回忆录》(《尤瑟纳尔研究》)漓江出版社 洪藤月 《哈德里安回忆录》 光复书局(台) 陈筱卿 《哈德良回忆录》 东方出版社,2011年三联重出还是用这版 可以说出的中文译本基...
評分跨越两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走进古罗马一位圣贤明君的内心世界无疑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在敏锐而渊博的尤瑟纳尔笔下,历史的灰烬被渐渐抹去、金子般的哲思熔炼留存,一位高贵、宁静、世事洞明、仿若有仙风的皇帝形象就完整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无疑是一本需要被再三阅读并...
評分应该打〇星。如果文字拙劣尚可算作译者之“过”,抄袭就是译者之“罪”了(详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16897/)陈筱卿这本书,是对原作的谋杀,对读者则涉嫌诈骗(若抄袭成立的话)。我多年前将他的书跟英译逐段对比,越看越生气,写到这里仍然不由得心头火起。这样...
評分旧博客一篇(2007-12-1 17:41:00 ) 书信体对应——或者对立于许多其他的写作方式。 李卓吾说:“……《焚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中其痼疾, 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 所以,卷五论曹操的时候,赞颂良文如医之后, 说,“盖知己甚难。”书信...
讀到的第四個版本的哈德良迴憶錄。一貫的原則是不批評翻譯,可是這個真的是...看得太纍瞭。
评分已毀於萌萌。
评分變成娘娘腔的男同迴憶錄瞭,不過內容確實不錯。至於文筆,這種譯作就沒什麼可判斷的瞭。
评分#不如《苦煉》
评分對君王心理的洞悉,對哈德良自身生活觀的闡釋,用細膩而具有臨場感的文字描繪齣來。即便翻譯時有粗糙拗口,但依然無法掩飾其中的光芒。#2013讀書記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