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历史 社会史 社会运动 明清史 巫仁恕 中国 政治
发表于2025-02-23
激变良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众集体行动,即所谓“民变”为研究对象。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借鉴西方新文化史、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诸学科的理论进行阐释,应用量化分析、集体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清城市民变的历史背景、领导人与参与者、行动模式及城市民变的各种不同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各个方面,对城市民变这一“老课题”得出了较为全面和新颖的认识。
巫仁恕,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学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专长为明清城市史与明清社会文化史,主要关注明清城市群众集体抗议、明清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等问题。著有《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2005)、《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2007)与《游道:明清旅游文化》(2010)等。
网评殊异。国内叫好者投射现实,嫌弃者指结论模糊,未见模型。海外或社会学学人觉其机械套用社科方法,统计简单。相较王国斌中西政经社捭阖对比,毛汉光计量史学初探,本书堪称细厚。但社会史九分材料一分话让人憋死。历史社会学模型高举材料空疏让人担忧。如何平衡复杂历史与明确结论?
评分既然无法直说,还是借古讽今?没想到此书多是时代周报、南都、广日等纸媒的推荐,但还是太小众。相对刁民,城市之良民亦会在某个冲突临界点激变成群。只不过,安抚也好,镇压也罢,都是历史长河中的登场散去无穷尽的类似故事。作为一本博士论文修编而成的社会学著作,可读性会比一般的书籍差了点。作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呼吁:多听听民心所向,确是很实在的结论。
评分一句话:如果不是袁世凯、孙文及其后继者们终结大清帝国,当时的中国社会未必会走向深渊,也有可能柳暗花明
评分冗杂的史料堆积,不断重复的结论,使得整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字数并没有形成正相关.但是通过对明清和民初城市群众集体行动的比较,再结合时下,可以引发很多值得玩味的思考.明显当下群体抗争并没有沿着所谓"现代化"集体抗争的发展模式走下去,而是产生一种变相逆退,而这种逆退的结果又是对于社会运动
评分一句话:如果不是袁世凯、孙文及其后继者们终结大清帝国,当时的中国社会未必会走向深渊,也有可能柳暗花明
巫仁恕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织造太监孙隆掌税事,而其参随黄建节等,擅加征税,甚至及于织户小民,‘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并趁机要机匠按匹纳税后才可发卖,以致‘百...
评分巫仁恕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织造太监孙隆掌税事,而其参随黄建节等,擅加征税,甚至及于织户小民,‘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并趁机要机匠按匹纳税后才可发卖,以致‘百...
评分转帖:“激变良民”——明清城市里的民变与抗争 作者:严友良、徐向科 1910年,上海怡和丝厂内景。中间站着为丝厂经理及其妻子。(来源:资料图)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
评分巫仁恕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织造太监孙隆掌税事,而其参随黄建节等,擅加征税,甚至及于织户小民,‘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并趁机要机匠按匹纳税后才可发卖,以致‘百...
评分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起义研究成为大陆历史学者争相讨论的热门问题之一.同时,和农村的农民起义相对应的城市民变,在历史学家看来,亦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导致的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变化;他们认为,这些由“进步”的手工...
激变良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