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仁恕,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学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专长为明清城市史与明清社会文化史,主要关注明清城市群众集体抗议、明清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等问题。著有《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2005)、《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2007)与《游道:明清旅游文化》(2010)等。
本书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众集体行动,即所谓“民变”为研究对象。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借鉴西方新文化史、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诸学科的理论进行阐释,应用量化分析、集体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清城市民变的历史背景、领导人与参与者、行动模式及城市民变的各种不同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各个方面,对城市民变这一“老课题”得出了较为全面和新颖的认识。
巫仁恕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织造太监孙隆掌税事,而其参随黄建节等,擅加征税,甚至及于织户小民,‘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并趁机要机匠按匹纳税后才可发卖,以致‘百...
评分很干净的一本书。思路很清晰,整个结构很均衡,前后照应,读来很顺畅,整本书倒像是一个报告一样。学术著作倒也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不看作者的介绍,单看整本书的风格和结构就看得出是台湾学者的风格。之前看台大的一系列硕士论文就是这个感觉:完全可以作为学术榜样和规范来...
评分很干净的一本书。思路很清晰,整个结构很均衡,前后照应,读来很顺畅,整本书倒像是一个报告一样。学术著作倒也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不看作者的介绍,单看整本书的风格和结构就看得出是台湾学者的风格。之前看台大的一系列硕士论文就是这个感觉:完全可以作为学术榜样和规范来...
评分很干净的一本书。思路很清晰,整个结构很均衡,前后照应,读来很顺畅,整本书倒像是一个报告一样。学术著作倒也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不看作者的介绍,单看整本书的风格和结构就看得出是台湾学者的风格。之前看台大的一系列硕士论文就是这个感觉:完全可以作为学术榜样和规范来...
评分巫仁恕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织造太监孙隆掌税事,而其参随黄建节等,擅加征税,甚至及于织户小民,‘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并趁机要机匠按匹纳税后才可发卖,以致‘百...
明末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社会阶层开始分化,新兴社团组织的出现使得城市群众城市集体行动有了组织基础。寺庙、市集、茶馆会馆等公共场所则为集体行动创造了空间。城市文化的发达、识字率的提高以及传播手段的丰富则推动了城市居民观念的转变。民间信仰与仪式则成为城市居民对抗权威的精神支柱,提供了聚众行动的合法性。明清时期持有科举功名的士阶层和具有官职经历的绅阶层则利用自身的威望成为集体行动的领导者。而经济因素往往是影响城市集体行动发生频率的主要原因,即便是上下阶层之间的冲突往往也并非所谓的阶级意识与阶级斗争的结果。政府和地方官采取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到城市群众抗争空间的大小。城市居民集体行动和农村相比往往并不以颠覆政权为目的,达到抗争目的即会停止,但从某种程度上还是会影响政府的政策
评分借了Tilly的壳子,貌似想要回答很多问题。但对数据的分析让人产生很多疑虑。嘉靖到乾隆,大约300年时间,只找到大约458件“城市民变”,然后统计出很多百分比——这种描述性数据的说服力并不高。而在有记载参与人数的145起民变中,人数上千的只有36%,也就是几十起。。
评分网评殊异。国内叫好者投射现实,嫌弃者指结论模糊,未见模型。海外或社会学学人觉其机械套用社科方法,统计简单。相较王国斌中西政经社捭阖对比,毛汉光计量史学初探,本书堪称细厚。但社会史九分材料一分话让人憋死。历史社会学模型高举材料空疏让人担忧。如何平衡复杂历史与明确结论?
评分由博士论文修订而来,充实但少见光辉!
评分1.民间对公道的渴求,或是人类不至于德风德草被无约束上层拖到无限制恶的深渊的保险索吧。2.吾辈没有卫护最低权利的方法武器,宜乎代代无如之何,无论主观如何奋张,客观上都不得不作受害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