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良民

激变良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巫仁恕
出品人:
页数:4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88224
丛书系列:中国社会文化史丛书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历史
  • 社会史
  • 社会运动
  • 明清史
  • 巫仁恕
  • 中国
  • 政治
  • 社会变革
  • 个体觉醒
  • 现代文明
  • 良民意识
  • 时代精神
  • 身份转变
  • 自由探索
  • 公民责任
  • 思想觉醒
  • 现实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众集体行动,即所谓“民变”为研究对象。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借鉴西方新文化史、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诸学科的理论进行阐释,应用量化分析、集体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清城市民变的历史背景、领导人与参与者、行动模式及城市民变的各种不同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各个方面,对城市民变这一“老课题”得出了较为全面和新颖的认识。

作者简介

巫仁恕,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学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专长为明清城市史与明清社会文化史,主要关注明清城市群众集体抗议、明清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等问题。著有《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2005)、《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2007)与《游道:明清旅游文化》(2010)等。

目录信息

导论
上篇 多元面向
第一章 明清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的变迁
第二章 明清城市集体行动事件之量化分析
第三章 集体行动的领导人与参与者
第四章 城市民变的集体行动模式
第五章 信仰、仪式与集体抗议行为
下篇 类型研究
第六章 城市粮食暴动之研究
第七章 城市手工业工人的集体抗议行动
第八章 反地方官与保留地方官运动
第九章 反政府财税政令集体行动
第十章 阶层冲突、社群冲突及科场士变

结论
余论 明清城市群众集体行动的影响与延续

附录 明清城市民变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转帖:“激变良民”——明清城市里的民变与抗争 作者:严友良、徐向科 1910年,上海怡和丝厂内景。中间站着为丝厂经理及其妻子。(来源:资料图)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  

评分

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社会,三农问题关系国势安危,农民起义也因此一度是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相比起来,城市民众的集体行动向来是个容易受忽视的领域。很大的一个原因当然是中国直到16世纪的晚明时期才开始涌现出民众集体行动的事例,且大多孤立而分散,并未导致重大的政治...  

评分

转帖:“激变良民”——明清城市里的民变与抗争 作者:严友良、徐向科 1910年,上海怡和丝厂内景。中间站着为丝厂经理及其妻子。(来源:资料图)   “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其年水灾,丝价甚昂,而‘苏(苏州)民素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业,东北半城大约机户所居’,...  

评分

很干净的一本书。思路很清晰,整个结构很均衡,前后照应,读来很顺畅,整本书倒像是一个报告一样。学术著作倒也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不看作者的介绍,单看整本书的风格和结构就看得出是台湾学者的风格。之前看台大的一系列硕士论文就是这个感觉:完全可以作为学术榜样和规范来...  

评分

很干净的一本书。思路很清晰,整个结构很均衡,前后照应,读来很顺畅,整本书倒像是一个报告一样。学术著作倒也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不看作者的介绍,单看整本书的风格和结构就看得出是台湾学者的风格。之前看台大的一系列硕士论文就是这个感觉:完全可以作为学术榜样和规范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豆瓣阅读上试读了头两章,然后发现格格巫同学的附注很到位,所以也就没必要买了。城市史研究当然可以借用当代的理论,但是毕竟是史学之一种,不能用不靠谱的简单统计方法来获取结论吧……

评分

借了Tilly的壳子,貌似想要回答很多问题。但对数据的分析让人产生很多疑虑。嘉靖到乾隆,大约300年时间,只找到大约458件“城市民变”,然后统计出很多百分比——这种描述性数据的说服力并不高。而在有记载参与人数的145起民变中,人数上千的只有36%,也就是几十起。。

评分

“激变良民”明清律中设有专条,主要用于科地方官之罪。试读部分到量化统计。可看,收藏之,等有活动买。——四年后重翻,原来是这位!倒底读没读过全本全无印象啊,就是有谜之自信觉得买过他的书嘛

评分

使用了Hobsbawm 的范式,但是忽略了霍氏的现代性意味。很多问题的发现非常有启发意义,但总有隔靴搔痒之恨。

评分

我觉得这本比消费的那个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