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台湾文学经验

战后台湾文学经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吕正惠
出品人:
页数:419
译者: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44.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3543
丛书系列:当代批评
图书标签:
  • 台湾
  • 台湾文学
  • 吕正惠
  • 文学史
  • 文学
  • 文學評論
  • 文学研究
  • 中国文学
  • 战后台湾文学
  • 文学经验
  • 台湾文学
  • 战后时期
  • 文学史
  • 本土文学
  • 文化认同
  • 社会变迁
  • 语言演变
  • 作家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考察了战后六十年来台湾的各种文学思潮——现代主义、乡土文学、“台湾文学论”、后现代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社会与政治文化背景;以文学社会学的批评方法对陈映真、白先勇、李昂、朱天心等代表性作家及作品进行了细致而中肯的分析与解读;更重要的,作者还与战后台湾的各种文学与社会思潮展开对话与论战,如国民党的“现代中国史观”、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无根性和对西方的依附,及台独派的文学论,从而以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联及台湾文学观念自身的发展脉络。

作者简介

吕正惠:1948年生,台湾嘉义人。台湾大学文学硕士,东吴大学文学博士。1982-2004年任教于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私立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唐诗,台湾现代文学。著作有:《杜甫与六朝诗人》、《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小说与社会》、《战后台湾文学经验》、《CD流浪记》等。

目录信息


辑一
现代主义在台湾——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
五十年代的现代诗运动
青春期的压抑与“自我”的挫伤——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反思
七八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源流与变迁——政治、社会及思想背景的探讨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
八十年代台湾小说的主流
乡土文学中的“乡土”
世纪末期台湾后现代思潮种种面相
台湾文学的语言问题——方言和普通话的辩证关系
辑二
方思初探——其渊源及其诗中的“自我”
黄舂明的困境——乡下人到城市以后怎么办?
王文兴的悲剧——生错了地方,还是受错了教育?
台北人“传奇”
从山村小镇到华盛顿大楼——陈映真的历程及其矛盾
附陈映真与鲁迅
荒谬的滑稽戏——王祯和的人生图像
自卑、自怜与自负——七等生“现象”
吴晟诗中的自我与乡土
论四位外省籍小说家:白先勇、刘大任、张大春与朱天心
辑三
五十年代的林海音
八十年代台湾闺秀文学的社会问题
性与现代社会——李昂小说中的“性”主题
诞迷园》的两性关系与台湾企业主的真貌
不由自主的小说家——评朱天心的两本小说集
三毛之死——台湾女性问题省思的一个起点
辑四
国民党与五四新文化传统
中国新文学传统与现代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台湾文学“主体性”平议
台湾文学观念的发展
战后台湾社会与台湾文学
附录
我的“接近中国”之路——三十年后反思“乡土文学”运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只读了大半本。。。

评分

從“戰後”這個文學斷代的方法已經可以看出里面的政治-社會取向,當我是太小未能懂得老人家的傳統文學國族關懷,未必是盡然同意的觀點,但提供了相對公允的來自過去「天下」傳統的聲音。

评分

其实只读了大半本。。。

评分

倪老师说真诚它就是真诚的。倪老师说好它必然就是好的

评分

看了一半,略懂就行了,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