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学的转折

民国史学的转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峰
出品人:
页数:24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0742618
丛书系列:新史学沙龙
图书标签:
  • 学术史
  • 近代史
  • 史学理论
  • 史学史
  • 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 思想史
  • 历史
  • 社会史
  • 民国史学
  • 转折
  • 历史研究
  • 学术发展
  • 史学思想
  • 文化转型
  • 中国近代史
  • 学术史
  • 史学方法
  • 历史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社会史论战的发生脉络;社会史论战的过程;社会史论战的学术定位;在学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社会史论战等。

作者简介

陈峰,男,1976年生,山东潍坊人,1995—2005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留校任文史哲研究院讲师,2007年任副教授,2010年破格晋升教授,2013年任博士生导师。2006—2009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选首批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16年获聘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20世纪中国史学史。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已出版专著《民国史学的转折》、《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00—1949)》、《史学引论》,编选文集《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陶希圣卷》等。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录信息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本书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史论战的发生脉络
一、学术理路:西潮冲击下现代中国史学的嬗递
二、思想语境:唯物史观风靡于世
第二章 社会史论战的过程
一、广义的社会史论战
二、狭义社会史论战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社会史论战的学术定位
一、以往的定位及缺失
二、学术视野中的重新审视
第四章 在学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往何处去”:以学术研究关怀社会现实
二、论战的意识形态性
三、意识形态化的是与非
第五章 从食货之学到社会经济史:社会史论战对中国经济史学的催生和形塑
一、论战与经济史两种路向的开辟
二、《食货》与经济史研究的专业化
三、论战对经济史研究方法与特色的塑造
第六章 走向跨学科之路:社会史论战的方法论意义
一、跨学科与现代史学方法
二、论战中古史与社会学、人类学的结合
三、论战中经济史与经济学、统计学的交汇
第七章 理论、方法与材料:社会史论战的成就及困惑
一、论战崇尚理论方法的得与失
二、论战对新材料的开掘运用
三、论战对理论与材料关系的反省
结语
一、论战与唯物史观派史学的确立
二、论战之后的民国史坛
附录一 社会史论战在苏联和日本
一、苏联思想界的交锋
二、日本史学界的论争
三、苏、中、日三国的学术互动
附录二 相关人物生平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个搞了一辈子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老教授怎么突然要给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探实”了,说是要在“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一些尚未明晰的史实”,实际上就那么8页纸,参考当代学者不超过几篇文章,还没有既存研究综述。可是就见老教授拿着一个40岁不到的...

评分

一个搞了一辈子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老教授怎么突然要给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探实”了,说是要在“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一些尚未明晰的史实”,实际上就那么8页纸,参考当代学者不超过几篇文章,还没有既存研究综述。可是就见老教授拿着一个40岁不到的...

评分

一个搞了一辈子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老教授怎么突然要给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探实”了,说是要在“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一些尚未明晰的史实”,实际上就那么8页纸,参考当代学者不超过几篇文章,还没有既存研究综述。可是就见老教授拿着一个40岁不到的...

评分

一个搞了一辈子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老教授怎么突然要给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探实”了,说是要在“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一些尚未明晰的史实”,实际上就那么8页纸,参考当代学者不超过几篇文章,还没有既存研究综述。可是就见老教授拿着一个40岁不到的...

评分

一个搞了一辈子中国古代史学史的老教授怎么突然要给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探实”了,说是要在“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一些尚未明晰的史实”,实际上就那么8页纸,参考当代学者不超过几篇文章,还没有既存研究综述。可是就见老教授拿着一个40岁不到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就史学而论史学,恰恰忽视了社会史、经济史的跨学科性质,背后则是对西学源流之隔膜。当然,是否存在“转折”,这涉及整个历史图景的构建,但就梳理脉络而言,还是比较清晰的。

评分

学术史好讨厌啦,既要懂学术,又要懂人际关系,更要懂政治倾向,写好了,皆大欢喜,写不好,噼里啪啦!

评分

课程报告的参考,读的博论,内容应该大差不差,无非是书里把中日苏一章移到了附录。总体而言是四平八稳的作品,亮点在于语言的平实与抛开政治思想史而从学术史出发的视角。陈的观点与王学典多有相通,师徒二人多有合著,王有些文章也参考了陈,可以说陈是得了王的真传了。

评分

就史学而论史学,恰恰忽视了社会史、经济史的跨学科性质,背后则是对西学源流之隔膜。当然,是否存在“转折”,这涉及整个历史图景的构建,但就梳理脉络而言,还是比较清晰的。

评分

学术史好讨厌啦,既要懂学术,又要懂人际关系,更要懂政治倾向,写好了,皆大欢喜,写不好,噼里啪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