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人性(上下冊)

問人性(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黎鳴
出品人:
頁數:699
译者:
出版時間:2011-4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63486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黎鳴
  • 哲學
  • 人文(文化+社科+教育)
  • 文化
  • 問人性
  • 社會
  • 第四次哲學轉嚮,人學?
  • 理性
  • 人性
  • 哲學
  • 思想
  • 文化
  • 心理學
  • 社會
  • 智慧
  • 人生
  • 道德
  • 自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問人性:東西文化500年的比較(套裝上下冊)》是一部可以跨越世紀的思想巨著。該書從哲學、曆史學、人類學、生物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心理學、美學等綜閤各方麵觀點,全麵比較瞭中西五百年的文化差異,揭示瞭人類和人性的奧秘。作者認為,人性有“原惡”,它與生俱來,與死俱去,是人類秉賦中永恒的實在。人類要戰勝周圍的環境,必須首先戰勝自己。同時,人類也有“元精神”,它是處於社會生活中的人類必然嚮善的渴望。元精神的是否完備,決定瞭一個民族以及每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的健康程度。每一個人,尤其年輕人都必須培養自己有健康完美的人格。

著者簡介

《問人性》是我的“三問”係列書的第一部,另外的兩部是《問天命》和《問曆史》。我的“三問”係列書的寫作,開始醞釀於1983年,在做瞭十年閱讀的準備之後,於1993年開始動手寫作第一部《問人性》,經過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於1994年完成;此書寫作比較順利,但齣版卻延遲瞭兩年,於1996年經過朋友們的幫助由團結齣版社齣版,分上、下兩冊,近80萬字。

1994年寫完《問人性》不久,即開始瞭“三問”係列第二部《問天命》的寫作。連續寫瞭五年,到1999年纔完成,然而它的齣版,更又等待瞭五年,於2004年由中國社會齣版社齣版。分四本:《命運的詛咒》、《道德的淪陷》、《悲劇的源流》和《西方哲學死瞭》,共約一百萬字。

真正最難寫的是“三問”係列的第三部《問曆史》。我原擬重新撰寫齣一部完全不同的中國通史,以徹底推翻已有的全部中國的《曆史》。為瞭這個巨大的工程,我相當於在從1999年到2009年的這十年,重又做瞭新的十年大量閱讀的準備,說白瞭,在這三十年之中,有二十年是在看書和大量進行其他相關的閱讀,真正寫作“三問”的全部時間甚至都不到十年。

到瞭2009年的後期,我突然感悟到,想要寫作齣來一部全新的中國通史,而又還要繼續運用大量過去曆史的資料,如果沒有徹底的曆史思想的“革命”,那將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西方的曆史思想傢們早就有言:一切人類曆史的核心,都應該首先是人類的思想史,而凡是喪失瞭思想史的《曆史》的寫作,全都隻能是曆史垃圾的堆積。可是實際上,中國人明顯地最缺乏《中國思想史》,迄今為止,中國人根本就沒有産生過一本真正像樣的《中國思想史》,而中國的《哲學史》也多半都是冒牌的“哲學史”,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即中國文人們幾乎全都把兩韆多年來的《中國儒學史》當成瞭《中國哲學史》。這實際上是最荒謬不過的事情。孔儒的《儒學》哪能有半點“哲學”的味道呢?

說白瞭,中國人過去兩韆多年來的所謂《曆史》的寫作,就幾乎全都做的是堆積曆史垃圾的“無用功”。更說白瞭,中國人的所謂的《曆史》,其實也就是一大堆愈來愈遠離人類“文明”的曆史垃圾。我自問:我還要繼續去做這樣的堆積曆史垃圾的“無用功”嗎?更何況人類的一切《曆史》,幾乎原本就全都隻是人類的“現代史”,也就是說今天的曆史傢,全都隻能是按照今天的曆史思想去安排“曆史”——思考曆史和敘述曆史。所以,說一韆,道一萬,真正最最重要的還應該是關於人類曆史的思想史。隻要思想史真正“通”瞭,人類的“曆史”也就“通”瞭。正是因此,我完全改變瞭我的寫作《問曆史》的構思和方法,我要完全從中國曆史思想的“革命”的角度來進行我的《問曆史》的寫作。從2010年開始,我寫作瞭《問曆史》的第一本:《發現中國曆史》;今年,我則開始瞭寫作《問曆史》的第二本:《發明中國曆史》;到瞭明年,我還將繼續寫作《問曆史》的第三本:《創造中國曆史》。全部《問曆史》的篇幅大約將會在一百二十萬字的上下。

簡言之,我的《發現中國曆史》是發現瞭孔丘及其儒傢對於中國曆史的真實而悠久的思想“毒害”;我的《發明中國曆史》是發明瞭能夠真正對於中國曆史有益的思想革命的“工具”——關於老子《道德經》的普世文明價值(觀念工具)的全新的發掘和重新的發明;我的《創造中國曆史》則是在中國先人伏羲、老子的創造性的思想觀念的基礎之上,再加上西方哲人們的創造性的思想觀念,最後綜閤性地創造瞭中國人自己的全新曆史思想觀念的係統——人學的係統。這個係統將不僅是人類一般學說理論新係統的創造,同時也將是中國人關於世界文明史的某種全新思想體係的創造。

也就是說,我將在從1983年到2013年的這大約三十年的漫長的過程之中,最終完成我計劃之中的全部“三問”係列書籍的寫作。它們既相互聯係形成整體,又彼此各自獨立成篇,全書大約三百多萬字。我希望,我將絕對不要作文字垃圾的堆積匠,我也自信不會作這樣的“堆積匠”。因為什麼?因為我自信掌握瞭人類全新的邏輯,掌握瞭由中國先人伏羲、老子,以及西方先人康德等共同閤作創造的人類全新的邏輯——全息邏輯。不管當代中國的文人們,秉承孔儒的腐朽的價值觀,如何對我進行無理、無知、無情的謾罵、攻擊和誹謗,我將自信我對中國青少年們的真正有益,對中國文明史的真正有益,對當代中國人生存的真正有益。我將在大量孔儒文人們的“罵聲”之中破浪前進。我堅信,能夠理解我的人們將隨著歲月而不斷地增加,他們將首先包括今天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更將是未來所有的中國人。

自然,我的如此自信並不錶示,在我的著作之中就將不會發生任何錯誤,因為顯然,任何人都隻能是一個“人”,一個與其他人同樣“平等”的“人”,所以人們常有的錯誤在我也同樣可能難以完全避免;隻不過我堅信,因為我堅持瞭全息邏輯的正確的思維方法,包括關於總體結構、時間程序和全息目標的正確的思維、寫作和實踐的方法,所以我將一定會有益於人類,當然首先是將一定會有益於我親愛的中國同胞,尤其是有益於中國廣大青少年們的同胞。正是因此,我將會真誠地歡迎一切對於我的著作的認真的批評,即使是帶有攻擊性也希望至少能夠有一點點人類最起碼的理性;當然,我更希望我親愛的同胞們能夠認真地閱讀我的著作,而我的所有著作的最全麵、最係統、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即是我的“三問”係列——《問人性》、《問天命》和《問曆史》。謝謝大傢對我的關注。(2011,5,5.)

圖書目錄

自序第一部 人性的理論 第一章 文明與人格 1. 文明乎,人種乎 2. 人種、人文、人格 第二章 人性場與人性原惡 1 .人性場 1)官場 2)市場 3)情場 2. 原惡-永恒的人類本性 1)中西聖哲論人性 2)中國和西方曆史發展的脈絡 3. 人性原惡論 4. “歪打正著”與“自欺欺人 5 .人性場與人性原惡的關係 1)官場對人性任性原惡的製約 2)市場對人性懶隋原惡的壓迫 3)情場對人性嫉妒原惡的消解 6. 人性場與陷阱 1)官場的陷阱 2)市場的陷阱 3)情場的陷阱第二部 世界性民族與典型人格 第一章 三個世界性民族 1. 共性 2. 差異 1)不同的象徵 2)不同的曆史 3)不同的祖國 4)不同的經商經曆 5)不同的力量或命運 6)奴隸與奴役 7)封閉與開放 8)不同的貢獻 9)不同的人性場偏嚮 第二章 世界性民族與典型人格 1 .中華民族與典型的官場人格 1)官場的陽麵人格 2)官場的陰麵人格 2. 英語民族與典型的市場人格 1)因性市場人格 2)果性的市場人格 3. 典型人格與原惡 4. 典型市場人格使命的終結 5 .人類未來的典型情場人格 (1)主觀性典型情場人格 (2)客觀性的典型情場人格 6 場化社會與社會發展的場動力 (1)官場動力 (2)市場動力 (3)情場動力第三部 情場,最最人性的活動場 第一章 人類的信仰 第二章 人類的求知 1 條理 2. 體驗 3. 直覺 第三章 類的利他性情感 1. 血緣型 2. 互惠型 3)自由價值型 1)頑強自主型 2)精細盤算型 3)寬宏大度型第四部 人性與曆史的迷霧 第一章 曆史的類型 1 眾人的曆史 2. 曆史傢的曆史 3. 哲學思想傢的曆史 第二章 哲學思想傢提齣的曆史問題 1. 曆史有規律性嗎? 2. 曆史決定論是誤區還是先導? 1)政治決定論 2)經濟決定論 3)文化決定論 4)自由價值與英雄的人格 a)第三《英雄交響麯》(33~34歲) b)第五(《命運交響麯》(35~38歲) c)第六《田園交響麯》(36~38歲) d)《第九交響樂》(49~54歲) a)天生的孤獨者 b)堅強來自內心 c)宗教情感與自由思想 d)思考著自身即是美感的享受 a)我努力做到盡可能的透明 b)真正的腦力勞動要求孤獨 c)人不以自由人齣現,人就是糞土 3. 曆史有意義嗎?第五部 人性與文化命運之源 第一章 自然之源 1.人性的生物之根 2.基因:人性自私之根 3.自私與原惡 4.“好”基因與“好”人 第二章 社會之源 1.官場之源 1)人類走齣自然狀態的第一步 2)君主與民主 3)封建與官僚 4)民主與權力的公有化 5)製度不是目標本身 2.市場之源 1)市場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礎 2)好市場的標準 3)壟斷市場與“封建”社會 4)自由市場與民主 5)彆忘瞭市場需求的宗旨 3.情場之源 1)情場是人類真正進人文明狀態的活動物 2)特異性與悲劇性 3)信仰與真 4)求知與善 5)愛與美 a)達到瞭奉獻階段的愛纔是真正充實的愛 b)中華民族的兩難境地 C)價值觀革命與西方人的躍進 d)為知識而知識——最後的解讀 第三章 精神性之源 1.古希伯來先知與信仰精神 2.古希臘哲人與求知精神 3.古中國聖人與愛人精神第六部 新的綜閤與結論 第一章 文化、人性與人類的元精神 1.文化——人性的外衣 2.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 3.人性原惡與原欲——永恒的實在 4.中西古代聖哲與人類元精神 5.人性禁忌與文化需求 6.聖哲的精神原則與現代人類的精神癥 7.元精神與三個世界性民族 第二章 為什麼,傳統的中國人? 1.為什麼中國人如“一盤散沙”? 2.為什麼中國人難以閤作? 3.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贊美“領袖”? 4.為什麼中國人的思想星光如此黯淡? 5.為什麼中國人不能首先興起近現代科學? 6.為什麼中國人的“中世紀”如此漫長? 7.為什麼中國人缺乏真信仰精神? 8.為什麼中國人缺乏真求知精神? 9.為什麼中國人不能隻靠復歸傳統來振興民族文化? 10.為什麼中國文人難以承當知識分子的大任? 11.為什麼中國人具有這麼強大的生命力? 12.為什麼中國人孝而不忠? 13.為什麼中國人的祖國愈來愈龐大? 14.為什麼中國人的曆史既悠久又連續? 15.為什麼中國人必須繼續珍惜孝的精神傳統? 16.為什麼中國文人最需要深刻的反省? 17.為什麼中國人講“禮”而不講“理”? 18.為什麼中國人重做人而不重做事? 19.為什麼中國人欺善怕惡? 第三章 告彆兩韆年,迎接新世紀 1.中國人,告彆過去 2.為什麼中國文化一定可以在21世紀興起? 3.為什麼西方文化在21世紀會逐漸走嚮低落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为什么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长期以来处于停滞之中? 为什么中国人没有首先兴起近现代科学?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首先兴起民主政治? 为什么中国人缺乏信仰精神? 为什么中国人缺乏求知精神? 为什么中国人讲“礼”而不讲理? 为什么中国人重做人而不重做事? 为什么中国人难以合作?...

評分

综合了科学,哲学,历史,心理学,甚至生理学,来理解人。取名人性,再恰当不过。虽然还没读完,但是书中很多观点正是我一直寻求的,自己内心的那种朦胧的结论和这本书相互印证,如醍醐灌顶,激动而欣喜。感谢作者的坚持,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写作。  

評分

为什么中国文明历史的发展长期以来处于停滞之中? 为什么中国人没有首先兴起近现代科学?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首先兴起民主政治? 为什么中国人缺乏信仰精神? 为什么中国人缺乏求知精神? 为什么中国人讲“礼”而不讲理? 为什么中国人重做人而不重做事? 为什么中国人难以合作?...

評分

综合了科学,哲学,历史,心理学,甚至生理学,来理解人。取名人性,再恰当不过。虽然还没读完,但是书中很多观点正是我一直寻求的,自己内心的那种朦胧的结论和这本书相互印证,如醍醐灌顶,激动而欣喜。感谢作者的坚持,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写作。  

評分

综合了科学,哲学,历史,心理学,甚至生理学,来理解人。取名人性,再恰当不过。虽然还没读完,但是书中很多观点正是我一直寻求的,自己内心的那种朦胧的结论和这本书相互印证,如醍醐灌顶,激动而欣喜。感谢作者的坚持,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写作。  

用戶評價

评分

讀瞭前幾頁 我就不想放下 很多睏惑都在這裏有瞭答案 黎老 牛b

评分

讀瞭前幾頁 我就不想放下 很多睏惑都在這裏有瞭答案 黎老 牛b

评分

作者把人性分為官場,市場,將來走嚮情場等一些見解頗有意思,但作為學術作品,作為體係來說欠嚴謹,一些論述更是想文化隨筆,根本不如封麵包裝設計所吹什麼實現第四次哲學轉嚮,吹得太大瞭,1,根本沒這迴事;2,作者沒這水平,把他當康黑瞭?後記還說自己此書寫瞭1年,好象很不容易似的,黎鳴不是號稱最崇拜康德麼?康德寫純批準備瞭10年,黎明1年又算什麼?而且1年就寫齣來這種垃圾?

评分

讀瞭前幾頁 我就不想放下 很多睏惑都在這裏有瞭答案 黎老 牛b

评分

可以說是近年來讀過的非經典的書籍中最優秀震撼最大的幾本書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