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教育的背后

转向教育的背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康宁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08-04-0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59127
丛书系列:大夏书系·教育讲演录
图书标签:
  • 教育
  • 人文(文化+社科+教育)
  • 教育社会学
  • 图书馆借书
  • 吴康宁
  • 1
  •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 教育学
  • 教育改革
  • 教育理念
  • 教学转型
  • 课程设计
  • 教师发展
  • 学生中心
  • 教育政策
  • 学习方式
  • 教育公平
  • 教育创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主流社会空间里所展现的教育理想往往也就只是少数人的理想,而未必就是多数人的理想,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主流社会空间里所展示的教育理想就是多数人的理想,因为多数人没有表达的机会。社会是寻找差异、企求公甲的,是转向背后的。本书是由10篇“发言稿”整理而成的,都是在课堂之外的发言。内容比较宠杂,既涉及大学、中学,也涉及小学、幼儿园,甚至还涉及成人教育。

作者简介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发表有《非学校化社会》与《现代教育的病理》等译作、《教育社会学》与《课堂教学社会学》等著作、《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教育的社会功能新论》等论文。以及《庄子何以“逍遥”》与《我们家是什么阶级》等随笔,主编有《教育社会学丛书》、《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丛书》等系列丛书,获教学、科研奖若干。

目录信息

不敢讲演(自序)
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
关于思想的几个问题
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教育研究的视角
学校文化建设的困境
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
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内在紧张
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
谁是学生的“迫害者”
儿童的自主创新:天性、天能与天权
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的学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 G4-53/6803

评分

精彩!

评分

吴康宁对教育问题的洞察能力在中国学者中是一流的,尤其是对中国道德教育的溃败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和非常简练的表述,这一点我尤为感动。而且吴康宁明明也用了“内在紧张”这个词嘛,上次还被黄济老师批评了,说我为什么要用“内在紧张”这么一个奇怪的词。

评分

十篇讲稿,篇篇精彩

评分

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