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一篇“现代文明衰亡记”的寓言,它戏仿笛福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在主题上却反其道而行之。鲁滨孙孤独一人被弃荒岛后,按西方文明社会的模式将荒岛治理得井井有条。礼拜五来到荒岛后,非但没有被驯化为鲁滨孙的奴隶,反而以其自然的天性将文明的迹象破坏得一干二净,同时也慢慢影响了鲁滨孙,使这个西方文明的代表逐步抛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变成了一个能与太阳进行直接交流的与大自然融合一体的元素之人;最终鲁滨孙自愿留在荒岛,拒绝返回文明社会。不啻为一部讲述一种特定精神生活的成人童话。
米歇尔·图尔尼埃(1924— ),法国当代文学大师,当代著名的新寓言派文学的主将。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而且是睿智深刻的哲学家。西方批评界对他的小说以及融汇在小说中的现代哲学思想推崇备至,评价极高,认为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法国小说开创了新局面。《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发表当年即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关于孤独。 射手座的寂寞和孤独时无可救药的。我想。所以我读到图尼埃这本《礼拜五》的时候几乎激动的顿时沉静。 我喜欢读他的航海日志。那种自省。那种思性。 人,不能不去认识自己,不是么? 我们在人群中,才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 孤独也并不是一种不可改变的情境,自...
评分本书的鲁滨逊经历了一个从偶然世界向必然世界飞跃的过程,或者说在他身上体现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冲突,我个人觉得似乎东方文明更胜一筹。 刚开始的鲁滨逊可以说是完全的西方文明,以征服者和开发者的态度来面对荒岛,意图用科学、进步、宗教和法律来“管理”。这无疑是荒诞...
评分 评分在萨特等不少哲学家所说的他人即地狱,很可能就是灵薄狱的一种,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地狱的边缘,我一直在想,地狱会有边缘的吗?如同这个宇宙一样,会有边缘的吗?就算有,会是我们所能认知的“边缘”吗? 这是一部好的作品,而好的作品是伟大作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应该...
建立与破坏,秩序与野蛮,人性与兽性,在种种对峙中,被弃置荒岛、作为文明化身的鲁滨孙,在与失望、发狂与自杀的诱惑的斗争中,在命中注定的孤独与寂静中,寻找“那条通向超越时间、只有无罪的人居住着的灵簿狱的某地”。表面看起来是一篇“现代文明衰亡记”的寓言,然而,世上并没有永恒的桃花源,《鲁滨孙·克鲁索的结局》中穷极潦倒、颓废不堪的鲁滨孙,不得已回归故土,只能在想象中怀想那海市蜃楼般的桃源幻象,才是人生给予我们的残酷真相。
评分图尔尼埃和没有他人的世界,一页花了6分钟都没读明白。。。
评分完全不好看而且无趣,当年我可是YY了好久怎么在荒岛上生存的,法国有伟大的文学不过好像没有伟大的文学家。
评分我爱那只神羊
评分【2015.1.22~1.27】(19.1万字,291页)读不进这本书未必是水平问题,只是not your cup of tea罢了。不必强求自己,更不必非要用写作者的视角来阅读它。没有一本小说要求读者必须从创作学的角度去阅读之。荒岛求生记,戏仿《鲁宾逊漂流记》,对原著熟悉才能领会这次反写的寓意。描写一个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考验作者写作功力,也考验读者阅读耐性。如果不将自身代入主人公,很难坚持读下去。这种情节性的枯燥是因为作者在夹杂了哲学的文学方式中描绘孤岛上的自然状态,和与文明疏离了的现代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