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一篇“现代文明衰亡记”的寓言,它戏仿笛福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在主题上却反其道而行之。鲁滨孙孤独一人被弃荒岛后,按西方文明社会的模式将荒岛治理得井井有条。礼拜五来到荒岛后,非但没有被驯化为鲁滨孙的奴隶,反而以其自然的天性将文明的迹象破坏得一干二净,同时也慢慢影响了鲁滨孙,使这个西方文明的代表逐步抛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变成了一个能与太阳进行直接交流的与大自然融合一体的元素之人;最终鲁滨孙自愿留在荒岛,拒绝返回文明社会。不啻为一部讲述一种特定精神生活的成人童话。
米歇尔·图尔尼埃(1924— ),法国当代文学大师,当代著名的新寓言派文学的主将。他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小说家,而且是睿智深刻的哲学家。西方批评界对他的小说以及融汇在小说中的现代哲学思想推崇备至,评价极高,认为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法国小说开创了新局面。《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发表当年即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米歇尔·图尔尼埃的《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簿狱》,王道乾译本。 我在这里写的东西很简单随性,也远远不够。我对这本小说的喜爱难以言表。 如果说笛福的鲁滨逊故事充满了物质性,是对造物和文明的赞歌,那图尔尼埃气质迥异的鲁滨孙故事则充满了幻想性和精神性,故事简单说来...
评分图尼埃重写了笛福的《鲁宾逊飘流记》。故事框架是相同的,但却是一本完全不同的书了。如果说,十七世纪的笛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是为了适应那时人类对生存与意志的顽强要求,那么图尼埃的这本书就更具有了二十世纪的命题色彩,它借了这个故事,来表现人对自我认知和存在辩证的...
评分图尔尼埃的这部小说从外部看来大致是对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反写。通常认为笛福的小说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西方文明在文学领域的体现,它反映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建立秩序的过程,是一曲对文明的颂歌。但是在图尔尼埃的版本里,鲁滨逊虽然也在荒岛上种植小麦、驯养野兽并从食人...
评分本书的鲁滨逊经历了一个从偶然世界向必然世界飞跃的过程,或者说在他身上体现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冲突,我个人觉得似乎东方文明更胜一筹。 刚开始的鲁滨逊可以说是完全的西方文明,以征服者和开发者的态度来面对荒岛,意图用科学、进步、宗教和法律来“管理”。这无疑是荒诞...
评分这段话说得挺好:如果“我”是孤岛,那么他人就是灯塔;灯塔不在,“我”也就陷入黑暗了。
评分图尔尼埃太棒了王道乾也分明很好阿,佐杜洛夫斯基快来拍嘛!!
评分出新版了。老版是高中时读的,王道乾先生译笔甚佳。
评分单就故事而言,的确是个趣味盎然,令人心存向往的成人童话,不过大量的议叙与思辩成分——主要体现在鲁滨逊的航海日志上,而有趣的是,笛福版的航海日记却几乎都是流水账式的——却着实令人昏昏欲睡,嘛,不过呢荒岛余生,所思良多也是再正常不过,宗教与性的纳入完全有把原作者笛福先生气到在坟墓里打滚的可能,总而言之哪无论文学深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都要远胜于原著啦。PS作者在最后让礼拜五跑掉是为了防止继续写下去会让他们俩滚床单吗?
评分出新版了。老版是高中时读的,王道乾先生译笔甚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