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炮火

八月炮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美] 巴巴拉·塔奇曼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600
译者:张岱云等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10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2663764
丛书系列:理想国译丛
图书标签:
  • 一战
  • 历史
  • 理想国译丛
  • 巴巴拉·塔奇曼
  • 世界史
  • 欧洲史
  • 理想国
  • ***理想国***
  • 战争
  • 历史
  • 八月
  • 炮火
  • 抗战
  • 回忆
  • 中国
  • 军事
  • 年代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精彩无比的一战经典之作,普利策奖委员会也为之“绕道”颁奖。

作者巴巴拉·塔奇曼被誉为“历史学者中的艺术家”,她的写作,令人沉浸、着迷。

是什么让世界踏进这场“不可能”发生的战争?肯尼迪总统从中汲取历史教训化解美苏危机。

【编辑推荐】

★ 普利策奖获奖经典作品,以精彩笔法展现帝国时代的终结战“一战”是如何开启并迅速陷入僵局,叩问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这场“不可能”发生的战争,影响冷战高潮时期美、英等国决策者,对当今世界同样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 以充满悬疑感的叙事手法和极富文学性的笔触还原历史场景,真正让人身临其境;深入挖掘信件、电报、日记甚至情书等资料,带读者走入时人内心,用极为人性的笔法刻画了一个个充满缺陷的决策者。

★ 威廉·夏伊勒、费正清、肯尼迪总统,《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卫报》等盛赞推荐,普利策奖得主、著名历史学者罗伯特·马西专文导读。

★ 精选42幅一战关键人物和战时场景的珍贵照片;全新绘制10幅关键战役的作战地图。

★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9)——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名家推荐】

当代最佳书籍之一……全书从头到尾都吸引着我。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

《八月炮火》推出后立即洛阳纸贵,空前成功,书评争相推介,口碑迅速传开,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一睹为快。肯尼迪总统特别订了一本送给当时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他的阅读心得是:当代政治家必须尽可能避免陷入1914年8月大战的陷阱。普利策奖捐款人已立下规章禁止颁发历史类奖项给主题与美国无关的著作,但是委员会还是找到名目,颁给作者塔奇曼“非虚构类奖”。《八月炮火》让作者一举成名,她的作品深入人心且文笔流畅优雅,但是大部分的读者只需要知道这本新书的作者是“巴巴拉·塔奇曼”这块金字招牌。

——罗伯特·马西,历史学者,凭《彼得大帝》获普利策奖

大约在十多年前,我看到了巴巴拉·塔奇曼的著作《八月炮火》,初翻几页,就深深被作者气势恢宏却又细致入微的写作方法吸引住了。……她讲究遣词用句,既要文字言之成理,又要读者读之有味;她极注重营造气氛,让读者身临其境。她的书,潇洒精彩,干净利落,没有赘语,如同卡拉瓦乔式的洞察细腻和落笔精准,也有卡拉瓦乔的不拘一格。……

当下中国出版界,各类粗制滥造的历史读物比比皆是,生动严谨的良心作品却是凤毛麟角,塔奇曼的著作,为那些热衷“编写”历史的作者提供了最好的借鉴。

——姜鸣,历史学者

在大战(一战)爆发前夕,欧洲国家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金融家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他们对于政治领袖与军事谋略家加诸于自己的战争浩劫风险浑然不觉。

《八月炮火》一书点出了许多让人深思的历史吊诡与荒谬。一批深谙治国之术与权力均衡游戏的统治精英,他们机关算尽,最后却无法避免让自己成为历史悲剧中的主角;他们精心布置的军事盟约与政治承诺,最后却成为冲突升高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器。

—— 朱云汉,“中研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美国政治学会理事

巴巴拉·塔奇曼的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着任何理论支持。它就是让读者着迷了,它让他们得以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费正清,美国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

只要具有足够的艺术性,专业历史题材作品也可以达到文学的高度。这部著作极佳地阐释了这一点。

——《纽约时报》

一部精彩的军事史,她笔下的一战首月,其精彩程度正如丘吉尔所说,“戏剧也无法企及”。

——《新闻周刊》

比小说更具戏剧性……高超的叙述,精妙的结构,优雅的文笔,从始至终都保持极佳的节奏。

——《芝加哥论坛报》

【内容简介】

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作为历史的转折点,“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战争的进程和达成和平的条件,并推动后来两次大战间情势的演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在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绝大多数政客、知识分子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

在这部普利策奖经典著作中,巴巴拉·塔奇曼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细节勾勒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精彩地展现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的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了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本书面世后不久即发生了几乎引发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正是从本书中汲取了历史教训,使美苏和平化解了危机。这些历史教训对当今世界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巴巴拉·塔奇曼以高超的叙事手法,带读者走入时人时事,忘记已知结局,使故事悬念感十足。她对人物的刻画尤其传神,且能冷静地跳过道德判断,避免苛责,用极为人性的笔法描述了一个个充满缺陷的人如何将世界引向希腊悲剧般的结局。

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除两部普利策奖作品外,另有Bible and Sword、《齐默尔曼电报》、《骄傲之塔》、《远方之镜》、《历史的技艺》、《愚政进行曲》等作品。

目录信息

导读:“我是个作家,只是以历史为题材而已”
自序
作者的话
【引子:葬礼】
【第一部分:计划】
第1章 “让右翼末梢袖拂海峡”
第2章 色当的阴影
第3章 “只需英国大兵一人……”
第4章 俄国压路机
【第二部分 :爆发】
第5章 8月1日:柏林
第6章 8月1日:巴黎和伦敦
第7章 布鲁塞尔:德国的最后通牒
第8章 “叶落之前凯旋”
【第三部分:激战】
第9章 “当时在逃的敌舰‘格本’号”
第10章 列日和阿尔萨斯
第11章 英国远征军开往大陆
第12章 桑布尔河和默兹河
第13章 在洛林、阿登、沙勒鲁瓦、蒙斯等地的溃退
第14章 “哥萨克来啦!”
第15章 坦嫩贝格战役
第16章 火烧卢万
第17章 大海、封锁、强大的中立国
第18章 撤退
第19章 巴黎是前线
第20章 冯·克卢克的转向
第21章 “先生们,让我们在马恩河战斗吧”
后记
资料来源
注释
译名对照表
译者说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非常个人向的书评,为自己而写 最近重读了《魔山》,尽管令人精疲力竭,还是颇有收获,对它的理解似乎有所更新。一个念头逐渐产生:使汉斯·卡斯托尔普走下高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反正最近很闲,便找来了这本书,准备好好了解一下。 只是,《八月炮火》和我想看...  

评分

前段时间看了几本一战土耳其战线的书,这一本关于西线的正好可以换换口味和风格。 正如作者自己在前言里说的,她是个作家,只不过题材是历史而已,本书的风格因此并不那么严肃,而是带有很多类似于小说的元素,比如喜欢把人物归类,或者说脸谱化,像“身材瘦长、热情奔放的英国...  

评分

嗯,我是一个女子。 之前对一战几乎是一无所知,芭芭拉这本《八月炮火》还是让我惊喜的。 一定要读纸质版➕对应地图????,才能顺利的读下去。 刚开始讲述战前德、法制定作战计划,不免让从不主动了解战争的我陷入痛苦,可是硬着头皮克服了开始的不容易,阅读反而流畅起来。尤...  

评分

这不是一本入门级的读物。因为对一个“入门级”的历史读者来说,这本书里有太多过于繁琐的细节。当然,这本书有一个伟大的特点,就是能让最外行的入门级读者读完,也能了解到一战最本质的核心,最显著的特点,最重要的意义。可是你不能因为一本书能让入门者看懂,就说它是一本...  

评分

我总在想,人类浩渺无尽的长河中,曾诞生过无数了不起的人物,又发生过许多于当时所在时代非同寻常的事件,可最后留下来的又是怎样的记忆?正义、公正、权力、财富?还是屠杀、阴谋、血腥、战争? 在现代文明发源地欧洲,英国人罗素发现,是上帝创造的万物,才使我们的世界如...  

用户评价

评分

【藏书阁读书打卡】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一战题材的战争史作品,能看出作者在选用史料和规划全书布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把一战开战的第一个月中发生的战事写成了一部动人心弦的史诗叙事。文字上展现出了女作家细腻而华丽的一面,而不像我过去读的那些钢铁直男风格的一战史书,也正是如此,缺乏了那种当年读到420毫米克虏伯攻城臼炮将列日要塞夷为平地时那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每一章节都包含了起承转合,各章之间也留了扣子,吸引着读着继续读下去,在写法上堪称范本式的作品。作者在叙事的同时也在臧否书中的人物,明显能感受到同盟国一方作为反派身份的盖棺定论观。全书翻译有一些令人尴尬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在今天仍算得上一本水准较好的译著。

评分

让我欲罢不能的是她的文笔,让我不能给满分的也是她有时太会调动读者情绪。

评分

不亏为经典。全书只集中讲述一战开始的第一个月,即1914年8月,把这一个月发生的事讲得异常生动精彩。很好看到这么好看的历史。

评分

讲述一战爆发的第一个月,1914年8月的故事。作为纪实作品,本书是无疑的经典,细节的考证,多线推进中清晰的叙事能力,如同电影一般的画面感。但是作为历史作品,本书还是有一定的缺憾,一是对这场战争的根源认识不足,主要归结为一些政治人物的野心和短视,这是事实,但只是事实的一小部分。二是脸谱化比较明显,对战败的德国和革命了的俄国描写普遍矮化,战胜的英法就高大上的多,毕竟这是一战之后四十多年的作品,这种倾向性很容易给读者造成误导。

评分

书中的反德色彩是作者身份的投影。写作手法和视角上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