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1952年齣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工科大學生,1988年獲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迴國後先後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辭教職成為自由撰稿人。1997年病逝於北京。
李銀河,1952年生於北京。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傢,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小波與李銀河於1980年結婚,《愛你就像愛生命》是王小波、李銀河之間的書信集。
《愛你就像愛生命》係王小波生前從未發錶過的與李銀河的“兩地書”,也是迄今他們夫婦最完整和獨立的一本書信集。
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内心迷茫,但从不绝望。 遭到压迫,却不会放弃。被打倒了,但不至毁灭。 —— 圣经:哥林多后书。四章8-9节 人生好象旅行,在旅行的过程,遇到了同一个目标,或者阶段式目的地的旅客,投缘的一起结伴...
評分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那是个一如平日的冗长的午后,我在豆瓣中找寻着一丝存在的意义。然后我就看到了乔治奥威尔的《我为什么写作》。读毕,我使尽了力气才压抑住心中的呐喊、没有长立而高歌、放浪乎形骸。奥威尔的这篇文章字字珠玑,而最让我铭心的一句,可谓奠定了我今后写作...
評分1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猝死于家中打开的电脑旁,病因是突发心脏病。转眼四月份快到了,他去世快12年了。 我不是他门下的走狗,也没有系统读过他的书,只断断续续地零散地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买过他的两本书,一个是《我的精神家园》,一个是《爱你就像爱生命》。 在我写的...
評分我一直盼望着与我所爱的人互通情书。这一点小情怀,越来越难实现了。并不是说没有人给写过,只是有些情书,如果不是由喜欢的人来写,看着是能引出一阵呕吐的——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况且,能喜欢把思想这么曲折地繁化为文字的男人少得可怜,比起女人我想大概是1:9的比例。再...
評分看日期,这本书的出版是在2004年5月,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才在书店的新书架上看到。 略微翻看,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回来。 王小波在写在五线谱上的那封信上写道: 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李银河在回信中写道: 我看过一百本小说,也许还要多,但是这句话是我生平见过的最美...
地鐵上讀完~要說文采很好談不上(私人的東西其實外人總是無法介入去看懂的),但是王小波的信字裏行間都透齣一股特彆可愛的勁兒,還拼命撒嬌!昂~
评分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不願意,我就永遠相思。
评分地鐵上讀完~要說文采很好談不上(私人的東西其實外人總是無法介入去看懂的),但是王小波的信字裏行間都透齣一股特彆可愛的勁兒,還拼命撒嬌!昂~
评分讀這本書可以很好得瞭解王小波這個人以及他在戀愛中的熱情。很羨慕這樣的靈魂伴侶,本書唯一的缺點就是前半部分隻有小波的書信,沒有對話感,不能進入讀情書的狀態。
评分讀這本書可以很好得瞭解王小波這個人以及他在戀愛中的熱情。很羨慕這樣的靈魂伴侶,本書唯一的缺點就是前半部分隻有小波的書信,沒有對話感,不能進入讀情書的狀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