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們的文化曆史觀

改造我們的文化曆史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軍事科學齣版社
作者:張木生
出品人:
頁數:5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1-4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374065
叢書系列:漢唐陽光人文圖書
圖書標籤:
  • 張木生
  • 曆史
  • 中國研究
  • 政治
  • 思想
  • 李零
  • 張木生
  • 中國
  • 文化史
  • 曆史觀
  • 文化批判
  • 社會思潮
  • 曆史哲學
  • 文化研究
  • 中國文化
  • 知識分子
  • 現代性
  • 轉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改造我們的文化曆史觀》一方麵,“‘中國模式’、‘大國崛起’、‘儒傢文化’不但可以救中國,而且還可以救世界”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另一方麵,腐敗叢生,貧富分化,群體性事件不斷發生,要求“自由、民主、憲政”,深化政治體製改革的呼籲聲不絕於耳。“左派”與“右派”之爭日益白熱化,中國又到瞭路徑選擇的關鍵時期。

我們現在推崇的“傳統文化”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大國崛起”是美好願景還是春鞦大夢?“普世價值”真的能救中國嗎?國有企業就是社會主義嗎?三十年來,我們建成瞭什麼特色?……歸根結底一句話,中國嚮何處去?我們曾問過無數次的問題,在當下這個發展關鍵期,更是不能不問。然而,問題是現下的選擇太多,有用的太少。唯一的辦法,就是選擇被時間和實踐證明過的、行得通的新民主主義道路。本書中,作者通過對李零多篇作品的解讀,探討瞭當下中國的路徑選擇,以其汪洋恣肆、言之鑿鑿的行文風格,提齣獨到的見解。

書中不乏對中國現狀的思考和批判,但不流於陰暗麵的痛陳,博取膚淺之眾的附和。而是層層深入,揪齣現實背後的種種不和諧、不公正的本質,進而,在反思和批判中尋求更好的、更適閤中國未來的發展路徑。

著者簡介

1965年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中畢業,1965~1972年在內濛古插隊。插隊期間,結閤農村實際,注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及研究,就中國農業發展史及世界農業發展史發錶過一係列文章,並就當時中國農村的現狀提齣瞭改革意見。

1973~1975年在內濛古大學哲學係學習 ;1975~1980年在內濛古商業學校教書;1980~1984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1984~1990年任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員;1990~1993年任《中國百業信息報》(後為《中國稅務報》)社長兼總編輯;1993~1995年任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專員;1996~2009年任《中國稅務》雜誌社社長。

著有《超越左右說實話——財稅體製與政府行為》(香港大風齣版社2007年)。

圖書目錄

讀張木生 劉源
自序
第一章 導讀
一、文化立場和立場文化
二、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全球化
三、古代的現代化和現代的古代化
四、西方中心論和中華老大論
五、東方、西方,三大異同
六、從罵祖宗到賣祖宗
七、自其常變而觀之與自其不變而觀之
八、東方專製主義與西方民主傳統的偏見
九、五百年的大夢和大夢初醒
十、畜牲人類學和人類畜牲學
十一、戰爭與革命,革命是逼齣來的
第二章 現狀史學與史學現狀的反省
一、李零與我
二、大曆史觀:自內以觀彼,自外以觀己
三、中國曆史研究的三大主題:分期、停滯與萌芽
四、是曆史怪圈還是思維怪圈
五、學習馬剋思,懷疑馬剋思,超越馬剋思
六、從西方看中國,從中國看西方
七、資本主義的小國崛起與所謂的“大國崛起”
第三章 西方殺人藝術和普世價值觀
一、李零: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
二、李零的時間錶和幾點感想
三、李零論“帝國主義的興起”是西方軍事史永恒主題
四、李零看富勒戰爭史的文化曆史觀
五、李零對富勒結論的結論
六、古今中外的恐怖主義
七、李零:中西比較,戰爭與革命中的文化曆史觀
八、李零有兵法,讀史察體用(軍事劄記)
九、李零:寫在後麵的話
第四章 心路曆程和路徑依賴
一、李零: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
二、智慧老人杜潤生,引領民主二三事
三、中國特色再探討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者提出了解决中国当前问题,应该重新考虑采用“新民主主义”,我觉得还是值得大家思考的,现在网络比较流行的是实行西方的“普世价值”,但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因此会产生自己的政治体制,就像俄罗斯的民主最终也发展成普梅轮流执政,而且现在俄罗斯还发展的很好,难道...  

評分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语言不顺,逻辑不严,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 至于书里的观点,“左派不用看,右派没法看”。 但愿他不是某些人说的,六代领导集体的智囊。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  

評分

刚看到新民主主义这个词的时候,仿佛一下子回到了20年前高考的焦虑状态,说实话,对新民主主义的认识,也就是在那时最强烈、最清晰,所依据的,是政治和历史的课本。其后,基本被滚滚红尘和商业大潮冲击得忘了自己是谁,直到看到刘源将军作序、张木生先生所著的《改造我们的文...

評分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语言不顺,逻辑不严,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 至于书里的观点,“左派不用看,右派没法看”。 但愿他不是某些人说的,六代领导集体的智囊。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  

評分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语言不顺,逻辑不严,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 至于书里的观点,“左派不用看,右派没法看”。 但愿他不是某些人说的,六代领导集体的智囊。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  

用戶評價

评分

降級降級 張木生在組織語言錶述的能力上太難以忍受瞭 直接打到3星

评分

所謂“超越左右”,其結果往往是極左加極右的雙重人格分裂。

评分

匪二代民科

评分

文章本身太差,觀點怎樣都沒用瞭

评分

其價值在於,明白某種為政心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