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利•菲德勒(1917—2003),美國猶太裔批評傢和作傢,後現代文學批評的領軍人物之一。《牛津英語詞典》稱他是將“後現代主義者”(postmodernist)這個術語用於文學批評的第一人。他以犀利大膽的洞見、妙語連珠的文風著稱,被視為美國文壇最頑皮、最率真的批評傢。著有《純真的終結》、《美國小說中的愛與死》、《怪胎》等多部著作。
簡介:
本書是後現代文學思想的一部發軔之作,經典之作。作為頗具叛逆性的大眾文化批評傢,萊斯利·菲德勒用巧妙詼諧的筆觸,探討瞭文學是什麼,文學如何具有高下之分,為何有些作品持久流行卻入不瞭“高品位”的大師們的“法眼”等在當下備受關注的問題,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在當下社會尤具藉鑒意義。
導讀:
萊斯利·菲德勒是自古以來美國文學齣産的“最棒的”傢夥。
——索爾·貝婁
萊斯利·菲德勒是美國文學和社會批評界最鍾愛的“裸泳者”。
——《時代》周刊
他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具價值的文學——文化批評傢。
——《村聲》雜誌
摘自《学术研究》 作者:陆 扬 莱斯利•费德勒作为美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先驱,迄今在国内学界少有介绍。费德勒作为一个离经叛道的学院派批评家,固然开启了从种族、性别和性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经典小说的先河,但在今天看来,更能给人启示的或许是预演了当令文化研究对文学...
評分摘自《信息时报》 作者:云也退 知识分子之所以可贵,通常是因为他们守着少数自己珍惜的价值,去抵制位居强势的多数,因此德国学者忧虑于大众对那些价值的稀释力。在没有那么多历史包袱的美国,菲德勒的立场倒是反过来的:站在多数人的一边,去体贴关照正在被边缘化的少...
評分摘自《学术研究》 作者:陆 扬 莱斯利•费德勒作为美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先驱,迄今在国内学界少有介绍。费德勒作为一个离经叛道的学院派批评家,固然开启了从种族、性别和性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经典小说的先河,但在今天看来,更能给人启示的或许是预演了当令文化研究对文学...
評分传统与娱乐,这是菲德勒《文学是什么》试图想要梳理清楚的主题,这个问题经过阿诺德和利维斯等人的分析,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菲德勒在美国二战后,继续挑起文学和文化革命两杆大旗,以美国犹太人的身份向传统文化再次发起进攻。 一 自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美国与欧洲...
評分传统与娱乐,这是菲德勒《文学是什么》试图想要梳理清楚的主题,这个问题经过阿诺德和利维斯等人的分析,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菲德勒在美国二战后,继续挑起文学和文化革命两杆大旗,以美国犹太人的身份向传统文化再次发起进攻。 一 自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美国与欧洲...
過於自戀
评分腐文化可以找到一個後現代文學批評的源頭瞭。星際迷航、哈剋貝裏芬……
评分第七頁 nass 應為mass 吧。
评分勉強讀瞭幾章實在讀不下去瞭,不知是作者還是譯者的功勞,每讀完一句就要摺迴來再滿速讀一遍纔能理解其意。
评分在這個大標題下,用三分之二的篇幅黑「湯姆叔叔的小屋真的好嗎?當然書讀的很舒服,反精英,戲謔式的大眾立場,實際是一種更不大眾的個性化與風格化批評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