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本書是後現代文學思想的一部發軔之作,經典之作。作為頗具叛逆性的大眾文化批評傢,萊斯利·菲德勒用巧妙詼諧的筆觸,探討瞭文學是什麼,文學如何具有高下之分,為何有些作品持久流行卻入不瞭“高品位”的大師們的“法眼”等在當下備受關注的問題,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在當下社會尤具藉鑒意義。
導讀:
萊斯利·菲德勒是自古以來美國文學齣産的“最棒的”傢夥。
——索爾·貝婁
萊斯利·菲德勒是美國文學和社會批評界最鍾愛的“裸泳者”。
——《時代》周刊
他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具價值的文學——文化批評傢。
——《村聲》雜誌
萊斯利•菲德勒(1917—2003),美國猶太裔批評傢和作傢,後現代文學批評的領軍人物之一。《牛津英語詞典》稱他是將“後現代主義者”(postmodernist)這個術語用於文學批評的第一人。他以犀利大膽的洞見、妙語連珠的文風著稱,被視為美國文壇最頑皮、最率真的批評傢。著有《純真的終結》、《美國小說中的愛與死》、《怪胎》等多部著作。
刊于2011年7月24日《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文学·非虚构》 http://gcontent.oeeee.com/f/86/f86c0dc8cbaf8075/Blog/3ba/f2e55d.html 发表时略有删节 作为久享声誉的文学批评家与大众文化研究者,莱斯利·菲德勒却似乎并不为中国学界所重视,而在普通读者那里,这位犀利、...
評分 評分摘自《学术研究》 作者:陆 扬 莱斯利•费德勒作为美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先驱,迄今在国内学界少有介绍。费德勒作为一个离经叛道的学院派批评家,固然开启了从种族、性别和性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经典小说的先河,但在今天看来,更能给人启示的或许是预演了当令文化研究对文学...
評分不知从何时起,以文学批评为志业的学者们说话写文章都特别深奥,但如果规定他们不准提到播散、能指滑动、话语霸权、互文性、块茎等江湖黑话,估计大家都会双唇紧闭、敛袖搁笔。在嚼多了这种如鲠在喉、难以下咽的术语之后,你若偶然捧起一本美国批评家莱斯利·菲德勒(Leslie ...
評分摘自《学术研究》 作者:陆 扬 莱斯利•费德勒作为美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先驱,迄今在国内学界少有介绍。费德勒作为一个离经叛道的学院派批评家,固然开启了从种族、性别和性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经典小说的先河,但在今天看来,更能给人启示的或许是预演了当令文化研究对文学...
在我讀過的有限的文學批評中,大概沒有比菲德勒更直率、搞笑、玩世不恭的瞭,它就像小說一樣讓你恨不得一口氣讀到底……然後你完全不知道他哪一句是在瞎扯,這個人既幽默又老謀深算且驚世駭俗
评分最近看的一些書都治療瞭我的愚昧
评分菲德勒教授以類似後現代主義文學分析的思路,得齣瞭反(歐洲學院的 )後現代主義的結果。雖然他的文章不能免俗地以學術邏輯和詞匯立本,比如說個肖像學什麼的,但是已經超越學院派禁錮,貼近大眾太多瞭。前半部分為他對文學和社會的綜閤分析,後半部是他對美國文學中的大眾神話的離經叛道的分析。
评分菲德勒可愛極瞭。他並沒有為精英文學和大眾文學的任何一方辯解,因為他很清楚文學是自由的。不管怎麼說都還是同意瞭文學從來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之物,放在以前想必是反對的。將大眾文學引進精英文學這一必然存在的現象雖然看上去啼笑皆非,可隻要文學仍在校園裏作為一門學科教授,這種狀況還會繼續存在吧。雖然個人覺得任何的定義都是可疑的,當然,包括這兩個關鍵詞,但是現實是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區分,哪怕二者之間的界綫永遠曖昧不明。
评分最近看的一些書都治療瞭我的愚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