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于1986年12月15日至1996年4月15日任《读书》编辑部编辑,当时的《读书》杂志正处于黄金时期,堪称中国思想学术界动态的晴雨表,一度为国内读书界瞩目的中心。书稿以《读书》编辑部的日常事务、编著往来为中心,从作者个人的角度,记录了当时与《读书》发生往来的知识界的种种情况。书稿以编辑部日常活动、编著往来等为主要内容,但并非简单的工作日志,而是保存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既有叙事,亦有议论和感想。对于一些过世的老学者,本书的一些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则具有言行录的性质,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书中另收入人物照片、往来书札等插图近五十幅。本书为《〈读书〉十年》系列的第一本。第二本(1991年—1993年)、第三本(1994年—1996年)将陆续出版。
早先读书,偏好小说,一目十行,兴趣完全集中在情节的曲折生动上。后来又喜欢读史论之类的东西,读到一针见血处,不免拍案叫绝。近来却逐渐喜欢上年谱、日记、笔记小说等一类书籍。这些书表面上很枯燥,有点流水帐的味道,但读多了,别有一种趣味。 扬之水的《<读书>十年》,是...
评分1986—1996,中国社会非同寻常的关键十年,中国思想学术界历尽了兴奋、挫折与彷徨的十年。 《读书》,三十年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文思想杂志,见证了八十年代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历程与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 当年那些可爱的老先生:张中行,徐梵澄,金克木,冯...
评分该怎么评论扬之水这本书呢? 看到她在《后记一》里写道:“算起来,我读过的书不是很少,这也是检点日记才发现的,而绝大部分都已经忘记,因此日记中将近一半的篇幅是记哪天读了哪些书以及书中章句的抄录。现在发表出来的部分,这些内容已经大部删除。”和娘子相公聊起来,他...
评分 评分抛开作者记述的某些生活细节,书中大量地反映了开放之初,我国老一代和新生代人文学者的学术行止、性格特点和相互间的评价,读之非常有趣。其中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如何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最终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社科院研究员的成长历程。作者的好读书及广交师友令人印象深刻,...
扬之水忠厚得不像个女人啊~~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她的。周末终于放松了一下,周本纪今晚估计能结了。
评分休憩75th,早晨被编辑态度很不好接受的对待了,心情阴沉低落,信手翻开这本书然后得到了救赎,这本书只说了三件事,她读的书买的书,她和名家们的交流,她都吃了啥,看见读过没读过的书名在眼前川流而过,心情莫名其妙的就好了起来,昂扬上进。之前一直不喜欢扬之水,原因只是因为她的书价总是那么虚高,下意识的不喜欢她,而今天我突然发现她是一个很勤劳很诚恳的人,而且做了很多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想今天的猹姐三十年后也是这个样子吧,而我要为这阴沉一日中拔我心情出苦水而向她致谢,路多坎坷,莫要心急,莫要怀疑,只要坚持前行,走的慢点也无妨,没停下就好
评分小航总是亮点
评分有价值的内容不多。好奇的是,扬之水 读书的速度真有那么快吗?
评分有价值的内容不多。好奇的是,扬之水 读书的速度真有那么快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