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戈德斯通(Lawrence Goldstone)和南希•戈德斯通(Nancy Goldstone)皆是成功的小说家。戈德斯通夫妇现居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韦斯特波特。
劳伦斯要过生日了,妻子南希想送本书给他。四处搜罗,居然淘到一本旧的《战争与和平》,精装,品相过得去,最重要的是价格很便宜。夫妇俩喜出望外,这下可开了眼。从此以后,逛旧书店,淘旧书,找第一版,找珍本,他们算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品相好、带插图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4美元;精装本《汤姆•索亚历险记》,5美元;1906年出版的《吉普林全集》,33卷,80美元;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全集,11卷,还不到70美元……
一个写恐怖小说的偶像作家,直到1937年还没有正式出版过小说,他的一本书竟然升值到10000美元!
在书店买一本崭新的《格列佛游记》还不到5美元,而眼前这本破旧不堪、
品相很差的竟然开价47500美元!——哦,原来是第一版!
家里的书,来源大致有三:1、实体书店,站在书架前翻看许久才决定买下的,所以这一类书大都属于至爱。 2、网上书店,往往是因为折扣很大,价格太诱人,或是封面和书名吸引了我,一激动,就买下了,书拿到手,成为鸡肋者有之,大呼上当者有之。 3、别人送的。因为工作上的关系...
评分在淘书中鉴赏“珍本” “书虫”并非贬义,古人堆书久矣便容易长“书蠹”,那“书蠹”本身是可憎的,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像它一样整日与书为伴,却又是件荣幸的事 范典/文 有一个朋友,家里藏书早已超过洋洋5000册,那一年稳获媒体评出的“书虫奖”———这个头衔真是名至实归...
评分曾经在安妮法迪曼的“书趣”中读到,在她生日之际,丈夫带她去逛一家旧书店,回家时双手负担的十九磅旧书的美味,却让她深信比一磅新鲜鱼子酱还要美味十九倍!对于这套价值理论,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认同!正如我宁愿省去买衣服或护肤品的生活费,买上几本自己觊觎已久却略有...
评分 评分其实我是想给满分的。只是责任编辑或者说翻译者实在是不靠谱。 我发现的例子有2个。 例子一: P6中电话联系了一个书商。这里写的名字是,奥尔福德 到了P210就翻译成了阿尔福德。我本来以为是2个人,但是后面的叙述说明了其实是一个人……人名的统一应该属于基本吧。 如果说...
这大概就是一本读书人的《小时代》吧。其实书写的很流水账,书中大量的书名作者名的翻译也常常出问题,也没有什么跌宕的情节。但读起来就是觉得有趣,一对爱书的夫妇,从普通的精装书,到第一版珍本,一步一步滑向收藏的深渊。旧书店真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
评分其实比三联同期那本《疯雅书中事》好读且有意思多了,可惜版式呆板了些
评分如果现在去j.n.bartfield fine and rare books会不会被赶出来
评分其实比三联同期那本《疯雅书中事》好读且有意思多了,可惜版式呆板了些
评分还可以,消遣读物,能懂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也算长见识了。只不过那是在美国,跟中国完全不一样,两码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