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书籍史 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 文化史 周绍明 文化研究 关于书的书 海外汉学
发表于2025-02-22
书籍的社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以广阔的视野全景式地展现了从宋代到清中叶中国书籍的生产、发行、阅读、流传,而重在探究书籍与士人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西方学者研究中国书籍史和书文化的一部力作。书中对印本与手抄本的兴替、中国古代藏书文化与“知识共同体”,以及中西书史比较的论述,尤为精彩。《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反映了近年来西方中国史学界兴起的书籍史研究热的最新成果,是读者了解西方学者以社会史、文化史方法研治中国书籍史的理论、方法、动态的一个极佳窗口。《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是一部体例严谨、取材广泛、创见迭出的学术著作,同时笔触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雅俗共赏,引人入胜。
周绍明(Joseph P.McDermott)执教于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在宋明间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著述丰富,是《剑桥中国史》宋代经济一章作者之一,主编《中国国家与宫廷礼权》、《东亚的艺术与权力》,最近刚刚完成一部关于徽州史的长篇论著。中国古代书籍史与藏书史是他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发表了不少独到而深入的研究成果。
何朝晖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供职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出版史、文献学。著有《明代县政研究》等。
再精炼清楚点就好了。敬惜字纸与无关知识/藏书家的共享协议
评分对理解中国社会中书籍和知识传播的演变很有用。第一章详述了书籍生产过程,第二章专注于印本和抄本之间互补而非互斥的关系,第三章论述了明清书籍流通中的“非市场”模式,强调了政治和宗族的力量,第四章对比了阿拉伯和西欧的情况,将藏书癖与政府馆院提供公共服务的好坏联系起来,还有对藏书带来的经济、社会地位、道德利益的论述,都很有见地,读来颇受启发。书痴们的各种奇闻轶事令人莞尔。可惜只局限于江南,又以18世纪为下限。而且译得不太好。
评分宋明是個很有意思的分段,書籍也是自宋至明最具有流行標誌的文化符號。
评分提出了挺多有意思的问题,但翻译生硬,减一星~
评分感觉周绍明应该更近一步,立足点多在论述宋到晚明时期藏书作为社会现象所出现的变化,以及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和符号学意义所做的相关解释,最多延伸到清中期四库全书编撰的时候,多数是在1700年以前,那么对于1000-1700年时段的相关研究,在用"late imperial China"适合有些不合适了呢?
本書實際上是論文集,作者關注的是中國古代書籍的生產和流通。不同於對著名藏書家的研究,本書關注的是大量存在的普通士人如何獲取書,收藏書,特別是在江南地區。 前兩章主要介紹了中國古代的雕版印刷技術和生產。作者使用了傳教士米憐19世紀初所觀察和記錄的當時中國印刷業...
评分一本善本書的流通程度如何,即,有多少複本(抄本、印本),輾轉行銷多少地方,多少人曾閱讀、擁有過,這些人又是如何認知書中的內容及藏書、購書行為本身,乃至書籍的流通對於社會文化的影響,這是許多歷史學者所共同關注的問題,但是這一問題往往由於時間久遠累積的人為...
评分周绍明《书籍的社会史》,我觉得对文献学或者书籍史感兴趣的同仁都可以读一读。他有很多非常好的分析和议论。 比如说,书中认为明清藏书家实际上是一个小圈子。书籍的确能够流通,但仅仅是在小圈子里面流通。大概讲求一种藏书实力的对等吧,或者说平等。当然...
评分《书籍的社会史》从书入手,是借书来讲与书有关的那些人们的故事。这应该可以算是一种经典的人类学写法——以某个东西或是概念入手,搜集考证材料来拼凑出人类行为的图谱。比如你还可以看到《镜像的历史》、《魔鬼的历史》等等。书籍恐怕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它是介于纯物质...
评分一本善本書的流通程度如何,即,有多少複本(抄本、印本),輾轉行銷多少地方,多少人曾閱讀、擁有過,這些人又是如何認知書中的內容及藏書、購書行為本身,乃至書籍的流通對於社會文化的影響,這是許多歷史學者所共同關注的問題,但是這一問題往往由於時間久遠累積的人為...
书籍的社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