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伯吉斯 Anthony Burgess(1917—1993)
英國當代著名文學傢、作麯傢和文學評論傢。早年在大學攻讀文學,做過鋼琴師,進過情報部門。20世紀60年代被診斷患腦瘤,從此隱居,專事文學創作。後得知腦瘤純屬誤診,但其文學創作一直延續。一生發錶作品幾十部,以《發錶橙》最為著名、最具影響,另著有《塵世種子》、《塵世權利》等。他一直希望被看作會寫小說的音樂傢,而非會作麯的小說傢。
《發條橙》是一部幻想小說。一個生活在英國未來社會的問題少年,由於青春期躁動走上犯罪道路,後受到社會製裁,被剝奪自由意誌。經過思考與改造,他重新融入社會,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上帝手中的一隻發條橙……
本書對青春迷失的寫照在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導演庫布裏剋改編的同名電影雖遭禁數十年,卻早已在世界各地被奉為青春影片的經典。
它的一切都讓我激動不已,情節、思想、人物,當然還有那語言……
——斯坦利•庫布裏剋
安東尼•伯吉斯的小說貌似嘩眾取寵的濫俗之作,實際上是英語文學中的珍品,是一部哲理小說。
——《時代》周刊
在現代小說史上,《發條橙》令人聯想到塞林格的《麥田裏的守望者》和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在陰鬱的論調中充滿青春肉感的色澤和汁液,俚語的活力和狂躁的動感。
——硃硃
迄今為止,隻有三部作品可以讓我一口氣讀完,一部是《發條橙》,另外兩部分彆是餘華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
——阿乙
麦田里的守望者 1951年 在路上 1957年 发条橙 1961年 从写作时间来看,算是差不多时代,但是“垮掉的一代”的问题确实是越来越严重的。霍尔顿不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抽烟喝酒、乱谈恋爱和找妓女。萨尔为了寻求希望,带着自己各种不同的生活见解,横穿全美,过着放荡的生活...
評分《发条橙》或许不应该单独阅读,应该跟《麦田里的守望者》、《猜火车》、《在路上》放在一起来读,都是描述“垮掉的一代”的大作,孰优孰劣,各有定论。而结局几乎相似,无非是对背叛的背叛,对否定的否定,跨过对生活嘲讽和反抗的极端,又落回生活的五指山,就像夜间纵欲狂欢...
評分如果说将人转为符号本身就是一种暴力,那么在暴力与野蛮统治下的所谓文明社会看起来自然是岌岌可危,缺失信任与安全让社会面貌更为凌乱、破碎与无序。 1971年,美国电影导演库布里克用时一年半,出人意表地拍摄出一部备受争议充满暴力血腥的残酷影片。该片上映之后引起一片...
評分反烏托邦、反英雄、個人與社會的對抗、善惡的對比、暴力的社會現象、個人選擇的存在與否、高雅藝術是否真有感化人的作用;作者基於俄文自造的方言俚語、文字遊戲,3×7的層疊結構設計——這本書的魅力,在我看來可以這麼分成主題/語言兩部分。 根據前言裡的介紹,讓這本書出...
我的青春倒是很樸素平實
评分翻譯的有些蹩腳,特彆是俚語方麵。衣服叫“布拉提”,頭叫“格利佛”,一口一個“下麵玩什麼花樣呢,嗯?”、“弟兄們哪”。譯者將原本用來錶現阿曆剋斯痞相流氣口吻的精彩俚語翻譯的生硬彆扭,矯揉造作,不倫不類。
评分翻譯的一點痞子味都沒有,你等我有功夫的。
评分翻譯的一點痞子味都沒有,你等我有功夫的。
评分電影中失去的最後一章將書與電影的不同呈現開來,電影中的亞曆剋斯的改造是被動的,小說則是主動。“發條橙”這個名字更適用於電影,而小說則有瞭一個主角對“發條橙”的自我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