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套装上下册)》的经学地位,历代有关《诗经》的著述真正是浩如烟海(详见中华书局出版的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和学苑出版社出版、刘毓庆主编的《诗义稽考》),其中各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著作前面已经提到一些,这里稍微扩大范围,对其版本、内容和作者略作介绍,以便于初学《诗经》的读者对古代《诗经》研究文献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孔颖达《毛诗正义》(或称《毛诗注疏》)四十卷。孔颖达,隋唐大儒,字仲达,冀州衡水人。曾从同郡名儒刘焯问疑。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武德九年(626),擢授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贞观六年(632)除国子司业,迁太子右庶子,与魏徵成《隋史》,加位散骑常侍。贞观十一年(637),又与当时一些著名学者(“朝贤”)修定《五礼》,进爵为子。十二年(638),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贞观十六年(643)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诸儒受诏撰定《五经义训》,凡一百八十卷,后更名《五经正义》。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我这个人从小有兵气,喜欢打架,还打得很好,经常把对手打得乱七八糟。小时候我们学校没有帮派,但有打...
评分在重礼仪教化的周代,非常重视民风的淳朴,设有“采诗官”收集民间流传的诗歌,以此了解民间的风俗。《诗经》中诗歌的主题有很多,有的揭露当时的黑暗政治,抨击统治阶级,有的热烈质朴,表达人们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礼教的反抗,有着非常动人的艺术力...
评分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取名的时候,终于想到祖宗了,于是...
评分闲来无事,又翻看了诗经,木木总是说,诗经基本上是最好的反应古时生活的东西了。我笑说,那不是情爱和性都是有?以前也没有注意,但是仔细看看还是发现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尤其是诗经中的风大多数都是讲男女相爱、思念、相会的句子。 先看暗恋的,总是有了想法才能有行动,所以...
评分Page 80,高高苍天,是谁弄得惩凄厉!——〉高高苍天,是谁弄得恁凄厉! Page 97,裳锦駉裳,衣锦駉衣。——〉裳锦絅裳,衣锦絅衣。 絅(褧)jiǒng〈古〉称罩在表面的单衣。 “絅既禅衣,如《礼记·中庸》“衣锦尚絅”。《说文》见于褧字解,注疏家皆训作衣裳相连而无里之...
用一个多月的睡前时间,看完了这部上下册的《诗经》。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明白了“诗经”何以为“经”,太多的成语、典故和后世诗歌的常用手法,都在这一本书之中。风雅颂三篇中,我独喜欢国风和小雅里的诗篇。虽然儒家一直强调“诗言志”,但记录日常生活和真实情感的诗篇,却更能打动我的内心。
评分一共305首中国最早的诗歌,还是《国风》的部分最吸引人,延续几千年,真可谓是打败时间的文字了。总算是跳着读写完了。
评分看得我好兴奋好兴奋,民族文化,我终于回归你的怀抱鸟~不过对释注者的某些观点持保留意见。
评分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虫鱼之名。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何人斯:那人是个什么人?为何来我庭前道?听到他的说话声,他的身影没看到。难道不知愧对人?难道不知畏天神?那人是个什么人?他的行为像疾风。为何不从北边来?为何不从南边来?为何曾来我家桥?搅动我心不安宁。为鬼为蜮害人精,人们不见你踪影。你的面目本可见,却是让人看不清。我作这首善意歌,深究反复无常人。上天愤怒要敬畏,不了嬉戏莫放荡。上天降灾要敬畏,不敢放纵招祸殃。上天眼睛最明亮,让你和王走他乡。上天眼光最明察,让你和王去流浪。
评分还是时间太久远,虽说经典,大部分的内容对现代人来说,感受得到的情感打了大折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