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判》一书特有的魅力和特有的价值具体说来,它有不可替代,不可抹杀,卓然独立的三个方面。所谓不可替代,是《鲁迅批判》表达的是亲历五四运动的文学青年对于鲁迅的感受。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的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的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枝笔。
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山东利津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主要著作有《夜宴》、《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批评精神》、《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梦雨集》、《苦雾集》、《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中国文学史略稿》等。
《鲁迅批判》(李长之著·北京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 李长之是文学批评的大家,但似乎对他重视不够。最近在中大附近的文津阁书店6折买了他的《鲁迅批判》,此书乃惟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李长之的批评理念,凝聚成一点,即他的“感情的批评主义”的理论。李长之认...
评分回忆第一次读李长之的书,那本书又薄又小,收获到的快乐却是沉甸有质感的。那书叫《孔子的故事》,最喜李长之充满人情味的《论语》译文。每一次遣词造句都蕴涵生命,仿佛孔仲尼这老人家就在面前苦口婆心对子路对颜回说这说那;每一个标点符号仿佛有韵律般跃动,仿佛既能...
评分诗人·战士——读李长之《鲁迅批判》 鲁迅在文艺上乃是一个诗人;至于在思想上,他却止于是一个战士。 这是作者在全文的总结部分里得出的一个结论。 我先说说为什么起这么个题目: 因为昨天写了一篇《仲尼如何成为孔子?》的杂感介绍收入“大家小书”系列的同一作者的《孔子的...
评分 评分《鲁迅批判》2010.2.11 把"批判"二字加在鲁迅的后面,着实是需要些勇气的。李长之为此也吃了不少苦头,从国统到文革,此书一直使作者遭灾不断。李长之那样执拗而不肯改的“批判”二字,在他希望求得的,其实无非是“尽之所能,写出我一点自信的负责的观察,像科学上的研究似的...
看完打算补补鲁迅的作品。在后记中,李长之说道,本书是摒弃了政治、经济等因素(毕竟不能写)。最最后落款是……记于北平清华园孤寂的小屋中,我竟然觉得有点可爱呢。
评分这当然不是最深刻、完善的批判。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能清晰地分辨鲁迅作品的优劣,说出鲁迅是战士而非思想家的论断,指明鲁迅书呆子气绝非世故的本相,让我觉得李长之先生确实是有出色的审美眼光与辨识能力的。
评分一股红砖味。
评分做一个真挚的人,读出感情,读出个性。
评分看完打算补补鲁迅的作品。在后记中,李长之说道,本书是摒弃了政治、经济等因素(毕竟不能写)。最最后落款是……记于北平清华园孤寂的小屋中,我竟然觉得有点可爱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