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史学的批判

批判史学的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三夕
出品人:
页数:27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246480
丛书系列: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史学理论&史学史
  • 史学
  • 学术史
  • 学术
  • 史通
  • 史论
  • 史学理论
  • 古代史
  • 批判史学
  • 学术研究
  • 历史反思
  • 方法论
  • 社会科学
  • 思想史
  • 知识生产
  • 话语分析
  • 权力结构
  • 学术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从史学批评史的角度对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及其是学批评经典之作《史通》展开了深入研究。《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刘知几述评”,包括三部分。下卷为《史通》引用文献考证。

作者简介

张三夕

男,1953年9月生于武汉。文学硕上,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长期在高校从事古典文献整理与文史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数种,发表论文90余篇,成果累计200多万字。

目录信息

序再版前言上卷 刘知几述评一、导论 (一)由建设中国史学批评史的构想而获得的研究动机 (二)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观点:重视事实,轻视批评 (三)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形式和特征 1.“《春秋》笔法” 2.“论赞”体的史学批评 3.议论文体的史学批评 4.诗体的史学批评 5.小说体的史学批评 6.戏剧体的史学批评 7.评点式的史学批评 8.系统的史学批评 (四)史学批评的性质和中国史学批评史的任务二、刘知几生活的时代氛围 (一)对武则天时代的总评价 (二)鲜卑遗风与儒教衰微 (三)酷吏政治与指陈时弊 (四)用人政策与仕宦生涯 (五)佛教盛行与《文心雕龙》 (六)文学道路与史学道路 (七)中宗时代与《史通》成书 (八)玄宗初年与刘知几晚年三、刘知几史学批评方法论:历史的批评 (一)思想来源 (二)原始察终 (三)随时之义 (四)时移世异 (五)史学分期 (六)上古史学 (七)中古史学 (八)近古史学下卷 《史通》引用文献考证(先秦部分)《史通》引用文献考证凡例一、经部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周易 易象 尚书 尚书璇玑钤 诗经 周官 礼经 大戴礼 礼记 春秋 左传 公羊传 谷粱传 邹氏传 夹氏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六经 五经 七经 三礼 三传 五传二、史部 周书 国语 世本 战国策 竹书纪年 汲冢琐语 师春 鲁春秋 周志 晋乘 郑书 楚祷杌 山海经 越绝书三、子部 管子 晏子春秋 老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虞氏春秋 荀子 吕氏春秋 韩非子 列子四、集部 楚辞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80年代的博士论文,目前看来较为浅显,但可能是新时期第一个提“史学批评史”的。

评分

80年代的博士论文,目前看来较为浅显,但可能是新时期第一个提“史学批评史”的。

评分

80年代的博士论文,目前看来较为浅显,但可能是新时期第一个提“史学批评史”的。

评分

80年代的博士论文,目前看来较为浅显,但可能是新时期第一个提“史学批评史”的。

评分

80年代的博士论文,目前看来较为浅显,但可能是新时期第一个提“史学批评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