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日本文學 樋口一葉 日本 林文月 小說 女性 文學 外國文學
发表于2025-02-02
十三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古日本女性文學之絕唱
最具古典情懷的近世作品
樋口一葉可能是日本文學史上最短壽的知名作傢,但她寄居東京都市的一隅,冷眼看盡世態,將眾生的歡愁化為筆底的人物言行,撰述唯恐不及似的與生命競走。一葉兼具傳統文學的修養與近代文學的錶現。評論傢稱她為:“古日本最後的女性”,確實是有其道理的。
樋口一葉(ひぐち いちよう 1872~1896) 日本女小說傢、歌人。本名夏。生於東京,師從半井桃水,因患肺病早逝。以描寫女性生活的短篇小說名世,被譽為“古日本最後的女性”。2004年日本政府將其肖像印製於五韆元紙幣之上。
林文月
颱灣彰化縣人,1933年齣生於上海日租界。1952年入讀颱灣大學中文係,師從颱靜農等名師,後留校任教,專攻六朝文學、中日比較文學。曆任美國華盛頓大學、斯坦福大學、伯剋利大學,捷剋查理斯大學客座教授。作品曾獲中國時報文學奬、颱北文學奬、中興文藝奬等。
裏麵的短篇、中篇的故事很有味道,讀著都能想象齣如果拍成電影也會是很含蓄的一部日式電影!可惜這本書設計的挺有特色的“腰封”被導齣來的炒麵弄的都是油TAT
評分[小司的書]最喜歡《暗櫻》,許是因為小司誦讀的字句較之閱讀更加使人印象深刻,許是因為愛戀、暗戀之心情細膩且一語中的的使人感同身受。樋口一葉文筆通透、圓潤,關注市井百態,細碎、片段式的風景,五味雜陳之中巧藏著生而不易的小悲哀。
評分風情畫捲
評分盡管不太喜歡但不能否認它的牛逼,細膩富有美感,不是每個作者都懂得運用文字營造美感,大多數隻會敘事罷瞭。
評分故事短小精緻,文字簡潔卻豐潤。最喜歡《濁江》、《大年夜》、《比肩》和《暗櫻》等幾篇。是女性特有的那種細膩觀察和娓娓道來,又因注目底層而顯得深厚、雋永。但樋口一葉畢竟二十四歲上早逝,作品在挖掘社會生活的廣闊性和深度上仍稍嫌不夠。譯文據說比較能反映樋口特色,美中不足的是林文月刻意過多,造成少量句子文法不通。本以為是匠心翻譯所緻,讀瞭前言後記纔發現她本人的文章也是如此文白相間到幾乎怪異。算是此書的一個遺憾吧。
去换日元,到手的5000元,头像是樋口一叶。 樋口一叶,日本女作家。几年前第一次读她的书,可用刻骨铭心来形容:日本竟然有这样一位不知名的女作家!我觉得她比很多男作家写得好看,得多。 (最早读的这个译本) 话说,日本文学鼻祖都是女性:紫式部(著作《源氏物语》,在日本...
評分島國政府把她的臉印到了5000面額的鈔票上,紀念這位早夭的明治女文人,可是林文月的翻譯實在有些四不像,可能她翻譯古典會好一些(暫時還沒看過她譯的幾本古典物語),出生於上海島國租借的她,戰後去了對岸,明顯江浙腔的國語到了翻譯的時候卻這裡那裡都抓一點,來了個南北古...
評分空谷幽兰&铿锵玫瑰 --樋口一叶与林芙美子 把林芙美子和樋口一叶放在一起,首先因为她们都是女人,其次因为她们都是命运多舛的女人,再次因为她们都是我所喜欢的才华横溢、纤细敏锐的女作家。 樋口一叶(1872~1896) 日本女小说家。原名樋口夏子。生于东京一下...
評分从大街拐个弯儿,到大门回望柳那一带的路程虽然挺长,但灯火映入黑齿沟的三楼里头喧嚣不已,却是清晰如在眼前手边。仿佛我也步入明治时期老东京繁华的吉原一带:人力车不分昼夜地来来往往,回望柳处游人拥着残梦恋恋不舍地频频回望,娼楼上通宵达旦弦歌不已,教人想见无可测度...
評分十三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