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學者,專注於神話研究,廣受贊譽。全書分“天地開闢”、“神祗”、“英雄傳說”三個部分,在盡可能搜羅齊備中國神話斷片資料的基礎上,以西方神話尤其是希臘神話為標杆,力圖構擬齣一個全景式的中國古代神話體係,其成果得到顧頡剛等學者推薦和認可。
程憬(1903—1950),字仰之,安徽績溪人。1920年入浙江第一師範學校,1925年以第三名之優被清華國學研究院錄取為首批學員,1926年又以甲等第三名的佳績畢業。曾任教於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公學、暨南大學、中央大學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承繼疑古學派辨僞考釋傳統,同時又藉用瞭西方人類學和以古證今的方法,力圖構擬齣全景式的中國古代神話體係;將華夏古典文獻從原初語境剝離,納入西方中心的分類框架和話語體係,局限性亦難避免
评分也不能說不好,不過時代限製還是挺明顯的。不知道這麼多年過去瞭,有沒有更好的書齣現。
评分最感動人的部分在陳泳超師寫的跋,讀至顧頡剛的“義當不負死友”,不禁淚目。又感慨於老師嚮往“先生高義”而費盡心力以至於此書齣版,十分感佩。
评分讀訖,首先震驚於很多從比較神話學的角度輕易就能想到的東西,自己居然從來沒有去想。一直以來隻是人雲亦雲地以為中國神話七零八碎,欲將其體係化的想法終是空中樓閣。卻不料早在上世紀前葉,這項工作便已經取得瞭如此多富有啓發性的成果。雖囿於成書之年代,其鑿鑿之言可破立者良多;然若能取其階段性成果,並以數十年來之新材料彌其時代之局限,中國神話未嘗不得為顯學之一門。惜乎今者繼承之心闕如,又使後人復以華夏乃神話學不生之土。
评分承繼疑古學派辨僞考釋傳統,同時又藉用瞭西方人類學和以古證今的方法,力圖構擬齣全景式的中國古代神話體係;將華夏古典文獻從原初語境剝離,納入西方中心的分類框架和話語體係,局限性亦難避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