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 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乔伊斯将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摩莉以及斯蒂芬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本书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并被誉为20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每年的6月16日已经被纪念为“布卢姆日”。
文/宝木笑 “Wer mit Ungeheuern kämpft, mag zusehn, dass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 Und wenn du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尼采 金圣叹说:“雪夜闭门读...
评分开始是自己的一些关于《尤利西斯》的读书笔记,大三时候因为一些原因要参加一个比赛,导师说必须作成论文的样子,于是零星的东西拉扯修润串成一个所谓的无懈可击的文章的样子,不过现在看过去,很多句子太冬烘气,很有些平素鄙视的学院派文风,而原文也太长,所以这里又重新打...
评分在西方文艺界有一个共识,最难读完的三部小说分别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许多读者兴致勃勃地买下这些经典名著,决心挑战自我,结果读不了几页便再也读不下去了,甚至对自己的阅读能力与文学品味产生怀疑。 一个“乱”...
评分在“1895-1939年的文学”一文中,Dyson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不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推为文学现代派的首要典范:虽然就意识流和深邃而言,乔伊斯决不能与普鲁斯特比肩并立,但《尤利西斯》更加接近正常人类生活的中心。在Dyson笔下,现代派“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其...
评分经过漫长的三个半月的艰苦的、断断续续的阅读,终于啃完了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鸿篇巨著:三卷本的《尤利西斯》(现又出了金隄译本)。既然已过耄耋之年的萧乾夫妇有毅力花数年时间翻译这本堪称天书的作品(这是一个多么耗费心血的宏大的文学翻译工程,堪称中国翻译...
囫囵吞枣终于读完了。。。(有一种读完此书经验值爆表可以直接连升三级的感觉)这本书的文体很有意思,文体随着作者意识的流动发生变化,像是各种文本形式、语言的杂交,与作者的意志相对应不断自我增殖、发生“基因突变”(最后那个无标点符号章节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过瘾)。而内容上实在太过艰涩,需要对照和查阅的内容太多,尤其是哲学、宗教方面的。能感受得到原文的语言很有味道,尽管这个译本的作者已经很尽力了但还是能看出信息缺失的地方,将来有机会的话读下英文版的。
评分尤利西斯读完,人生也算又完满一点了。文学的极限,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了吧。乔伊斯凭一己之力,把人类提升到了和上帝相同的高度。十八章,有神文也有天书,有趣也无趣,有一句评价是中肯的,“所有有趣味的小说中最难懂的一部,同时也是难懂的小说中最有趣味的一部。”计划再看看萧乾夫妇译本,再来遍尤利西斯的回归之旅。看这种小说,有一种高潮似地快感,不过繁琐的地方,也会要人命。
评分十四章是文字的生长过程,十五章是迷宫,十六章“表面平淡而暗礁累累”,十七章是文字的科学化过程,最后十八是文字的大狂欢,生命的大欢喜。 必须以爱来句读。
评分其实没这么难读。如果把看不下去/看不懂的部分跳过,大概二十分钟就可以读完......
评分有多难?非得把书捧上神坛吗?明明幽默又严肃地读得不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