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汤用彤
出品人:
页数:5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76504
丛书系列:北大名家名著文丛
图书标签:
  • 佛教
  • 汤用彤
  • 宗教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 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中国哲学
  • 佛学
  • 佛教史
  • 汉魏两晋南北朝
  • 中国史
  • 宗教史
  • 历史
  • 佛教
  • 古代中国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宗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翔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入中国的思想演变。该书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本版增补了新发现的部分著作。

作者简介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湖北黄梅人。1917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2年毕业于哈佛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36年至1948年,任北京大学(包括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1947年,被原中央研究院选为院士、评议员,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平办事处主任。1949年1月后,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2年至1964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论稿》、《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讲义》、《汤用彤学术论文集》、《饾饤札记》等,还有校订《高僧传》,编有《汉文印度哲学史资料汇编》等。

目录信息

第一分 汉代之佛教
第一章 佛教入华诸传说
第二章 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
第三章 《四十二章经》考证
第四章 汉代佛法之流布
第五章 佛道
第二分 魏晋南北朝佛教
第六章 佛教玄学之滥觞(三国)
第七章 两晋际之名僧与名士
第八章 释道安
第九章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
第十章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第十一章 释慧远
第十二章 传译求法与南北朝之佛教
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统
第十四章 佛教之北统
第十五章 南北朝释教撰述
第十六章 竺道生
第十七章 南方涅槃佛性诸说
第十八章 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 三论之复兴
第十九章 北方之禅法、净土与戒律
第二十章 北朝之佛学

重印后记
重印再版小记
附录:用彤先生有关“中国佛教史”的若干材料
增订本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黄梅人。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出生于甘肃通渭,卒于1964年,春秋七十有二。其生平云云,自不待我言说,其原本无趣,此则不赘。而仅略陈余读《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之断见耳。其书则甚繁,所研究之问题良多而不能述之。仅略陈一二于此,以记余读此书毕...  

评分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黄梅人。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出生于甘肃通渭,卒于1964年,春秋七十有二。其生平云云,自不待我言说,其原本无趣,此则不赘。而仅略陈余读《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之断见耳。其书则甚繁,所研究之问题良多而不能述之。仅略陈一二于此,以记余读此书毕...  

评分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黄梅人。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出生于甘肃通渭,卒于1964年,春秋七十有二。其生平云云,自不待我言说,其原本无趣,此则不赘。而仅略陈余读《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之断见耳。其书则甚繁,所研究之问题良多而不能述之。仅略陈一二于此,以记余读此书毕...  

评分

以第一章为例: 第3页 最后一段当作宋体排印。本书作仿宋字,与上段引文混淆。 第4页 『《续高僧传·魏昙谈最传》』,『谈』字当作『谟』。 第5页 『昙无』,『无』当作『谟』。 第5页 『肖绮』,『肖』当作『萧』。 第6页 『以通戎人』,『通』当作『逐』。 第7页...  

评分

这个世界上最易守持的是什么?最难守持的又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最易得到的是什么?最难得到的又是什么? 这个世界本身又是什么? 佛学泰斗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我终究没有能够读完—写书的人辛苦,但读书的人大约比写书的还要辛苦:七百五十三页的正文翻...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到成了工具书

评分

書是好書,文采俱佳;就是感覺不如原來的版本好,盡管一介先生後有補充

评分

时无巴利文译本,遂使当时治佛教者(胡适、汤用彤)全据汉译佛经,弄假成真,中以禅宗伪史为最多。

评分

好到成了工具书

评分

最近为了写论文拜读的一本书,足见老先生的功力。为了写论文而匆匆翻过,老先生对史料举重若轻的能力,在我这无知小混混读来,真是目不暇接而又无力招架的了。而史料后的定评,更是著者研读潜思的精华所在。不管怎样,开卷有益,自认还是有收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