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邦媛,一九二四年生,遼寜鐵嶺人。
國立武漢大學外文係畢業,一九四七年到颱灣,一九八八年從颱灣大學外文係教授任內退休,受聘為颱大榮譽教授。
曾任美國聖瑪麗學院、舊金山加州大學訪問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客座教授。
教學、著作,論述嚴謹;編選、翻譯與文學評論多種,引介西方文學到颱灣,將颱灣代錶性文學作品英譯推介至西方世界。
巨流河,在清代被稱為巨流河;啞口海位於颱灣南端,是鵝鑾鼻燈塔下的一泓灣流。這本書寫的是一個並未遠去的時代,關於兩代人從巨流河到啞口海的故事。那立誌將中國建設成現代化國傢的父親,在牧草中哭泣的母親,公而忘私的先生;唱著《鬆花江上》的東北流亡學子,初識文學滋味的南開少女,含淚朗誦雪萊和濟慈的硃光潛;那盛開鐵石芍藥的故鄉,那波濤滾滾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風裏、隘口邊迴頭探望的少年張大飛……六十年來,作者讀書、教書,寫評論文章,卻一直念念不忘當年事——郭鬆齡在東北傢鄉為厚植國力反抗軍閥的兵諫;抗戰初起,二十九軍浴血守衛華北,犧牲之壯烈;南京大屠殺,國都化為鬼蜮的悲痛;保衛大武漢,民心覺醒,誓做決不投降的中國人之慷慨激昂;奪迴颱兒莊的激勵;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慶,絕處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緬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戰士的容顔,堅毅如在眼前;那一張張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戰報、文告、號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跡未乾……作者給我們講述瞭一個埋藏著巨大悲傷的時代,同時也是所有中國人引以為榮的,真正存在過的,最有骨氣的中國!
讀了《巨流河》,很沒出息地承認印象最深的是齊邦媛和張大飛的故事。高三選歷史,最不喜歡的部份是中國近代史,因為太複雜、太屈辱,因此我不能記全齊邦媛年輕時‘逃亡’的路線,但我記得那時國人在國破家亡時的無助憤怒和無處可逃的絕望。難以想像海峽對岸的這位耄耋老...
評分七老八十的时候回头看,曾经在意的事烟消云散,曾经在意的人踪迹杳渺,爱恨弹指一挥间,也许我们终于会赞成:每次告别都是一次微小的死亡,或者至少,是对于死亡的预习。 一直对大时代下的个人命运抱有很浓厚的兴趣,时局推着你在动,每一个微之又微的选择都是牵一发动全局,...
評分看完就知道简体版是删节版,但是基本上也能猜到繁体版什么样子。无非是怨怼更多一点,对我们“唯一的党”,坏话更多一点。以其之风格,不会破口大骂,只会是文人的含蓄让你再想多一层。 为什么本书会大卖?我想来是两点。第一,文字温婉。和文学打交道一辈子的人,...
不要當什麼“史詩”看,就是一部很不錯的傳記
评分算是不錯的自傳。前半部分寫大陸的有意思,颱灣的沒意思。
评分覺前五分之二更有興味。民國政府縱有韆般不是、萬般不足,其弦歌不輟以繼吾道統的努力,縱是韆般詆毀、萬般毀謗也無法掩其光芒的。讀著這樣潔淨的文字,聽著這些含蓄而溫潤的故事,真是令人心中悵悵,低徊無已。
评分看完<<巨流河>>,覺得市麵上90%的小說都是在假裝高潮。
评分先生名字起得真好:邦媛者,國士也。一個人,一生,幾乎經曆瞭整個中國近代史,讀之有進。隨著年紀漸大是該看一些政史經濟類的東西瞭,用法國年鑒學派史學大師呂西安 費弗爾說過的一句話:在動蕩不定的當今世界,唯有曆史能使我們麵對生活而不感到膽戰心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