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迹未干……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
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一九四七年到台湾,一九八八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
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
教学、著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与文学评论多种,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
说实话,《巨流河》给我的感觉并不好。这种不好就像是筷子掉在了地上的那种不好——去重新拿一双太麻烦了,用纸巾擦擦又有些不放心——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想主要是跟作者后半部分的叙述方式有关系,在这本书的前半部作者的叙述是以时代为主兼论个人,而到了后半部分,...
评分 评分看完就知道简体版是删节版,但是基本上也能猜到繁体版什么样子。无非是怨怼更多一点,对我们“唯一的党”,坏话更多一点。以其之风格,不会破口大骂,只会是文人的含蓄让你再想多一层。 为什么本书会大卖?我想来是两点。第一,文字温婉。和文学打交道一辈子的人,...
评分看完就知道简体版是删节版,但是基本上也能猜到繁体版什么样子。无非是怨怼更多一点,对我们“唯一的党”,坏话更多一点。以其之风格,不会破口大骂,只会是文人的含蓄让你再想多一层。 为什么本书会大卖?我想来是两点。第一,文字温婉。和文学打交道一辈子的人,...
评分我自觉书读太少,所以近来在赶路的同时从不往回翻看。《巨流河》是个例外,忍不住看了第二遍,而且看一次哭一次,不是看到某处动情地哭,而是合上书,默默地,无言地静静流泪。 这本书有点齐邦媛自传的味道,按时间和主题梳理了从出生到晚年的家庭和个人的命运,中间偶有...
略失望。尤其是大学毕业后少女心思终结之后的叙述难掩漠然与世故。
评分齐邦媛直到八十多岁,形容年轻男性仍不脱英俊挺拔等词,则小女子的情怀始终不变。但其人生以播迁去台为分界,截然呈现为方向速度和力量都不相同的两段水流,从初始的脆弱感性的纤纤弱女,转作克毅勇为、多所担当而成就斐然的卓越学者,天生的性格气质之外,实际是那段波谲惨烈,山河动摇的历史在个人身上的投照。此书文采璀丽,思想明净,叙事动人,作为女性回顾国民党去台前后家世遭际的典范之作,正堪与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对读。而这两种书是我相隔半年同在南中国海边的马来西亚就着滚滚涛声读完,也算难得而奇妙的经验。
评分11.07.14西西弗收
评分惜少却三万余字。
评分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尽了作者自己一生的悲哀与惆怅。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