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關係史綱

中蘇關係史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瀋誌華,1950年4月齣生。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嚮冷戰史、蘇聯史。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已齣 版的學術專著有《喜歡此商品的人還喜歡 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4年版)、《蘇聯專傢在中國(1948—1960)》(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2003年)、《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廣東人民齣版社2003年),並主編瞭《蘇聯曆史檔案選編》(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02年)和《朝鮮戰 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颱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等。

李丹慧,1954年6月齣生,1982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並擔任《國際冷戰史研究》主編。近年發錶中蘇關係史、當代中國外交史和冷戰史學術論文30餘篇,並主編瞭《中國與印度支那戰爭》(2000年)、《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到對抗 ——中蘇關係論文集》(2002年)等著作。

楊奎鬆 1953年10月生,重慶市人,研究員。主要學術專長是中共黨史、中外關係史,現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1982年1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黨史係,獲學士學位。1982年1月至1987年2月,在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編輯部任編輯,1987年2月至1990年1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黨史係任教,1990年12月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現任中國革命史研究室主任。

牛軍,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係教授,中美關係史研究會秘書長,北京太平洋國際戰略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1988年中國人民大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外交史、美國外交、中美關係史。著作:《從赫爾利到馬歇爾: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瀋誌華
出品人:
頁數:566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
價格:7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1983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中蘇關係 
  • 瀋誌華 
  • 國際關係 
  • 蘇聯 
  • 楊奎鬆 
  • 中國現代史 
  • 政治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乾問題再探討(增訂版)》是幾位中蘇關係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的又一力作。他們在掌握大量豐富的中國與前蘇聯曆史檔案的基礎上,對中蘇關係進行瞭全麵和係統的梳理和分析,特彆是對中蘇關係的許多重大事件做齣的新住釋。對於所有研究中蘇關係或者對那一段曆史有興趣的讀者,《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乾問題再探討(增訂版)》都是開捲有捲的。

中蘇關係是20世紀最重要的雙邊國際關係之一,《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乾問題再探討(增訂版)》作者多數是在這一課題上造詣最深、最具影響力的權威學者。在我看來,這部著作是每一個對中蘇關係感興趣的讀者的案頭必備之書。

國內著名學者利用大量史料、包括大量解密資料展示、探討1917-1991年中蘇關係的麯摺曆史,詳盡而深刻地論述瞭蘇聯與中國革命、中蘇同盟建立、中蘇分裂與對抗、中蘇關係正常化等重大事件,是國內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蘇關係曆史的力著。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虽然有点贵,而且买完了就碰到降价。 四位作者里的沈志华和杨奎松的书都读过,印象都非常好。前者的《毛泽东斯大林和朝鲜战争》里的一句判断,甚得我心,即战争爆发前夕,三八线南北都有武统的意图和挑衅行动,谁开的第一枪其实并不重要。后者的《革命》套装洋洋洒洒,特别是对...  

評分

强者很难理解弱者的尊严,后生很难理解前辈的教训,这是我读了《中苏关系史纲》的体会之一。当赫鲁晓夫站在缓和东西方冷战的角度限制对华核武器输出的时候,他是不太容易体会到积贫积弱的中国渴望自强的愤怒的。同样当中国对苏共二十大有所批评时,中国也许未必真正了解苏联人...  

評分

今天,终于读完《中苏关系史纲》,这本书是沈志华老师关于中苏关系发展与变迁的巨著,记录了从苏联成立-北洋政府时期开始,一直到苏联解体中苏关系的起起伏伏。特别是其中对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然后又快速破裂的论述,有很多解密不久的第一手文件与材料作为支撑,内...  

評分

从1921年开始到1966年结束,苏联是对中国政局影响最大的国家,可能还没有之一。 苏联成立以后,同时在和中国的四股势力打交道,以谋求国家和意识形态的扩张。 1、北洋政府,因为北洋政府在当时还是中国的合法政府,有很多事儿必须得跟北洋政府谈,这是公司对公司的业务,相当...  

用戶評價

评分

瀋誌華、李丹慧夫婦執筆的二、三部分寫得最好。瀋誌華寫的跋作為全書總結,篇幅雖短,卻是洞察力驚人的大文章。楊奎鬆執筆的第一部分販的私貨有點多,有些似乎與中蘇關係無關。牛軍的第四部分由於檔案太少,又平鋪直敘,顯得枯燥。總體來說,為強強聯手,是大陸學術界少有的精品。

评分

第一版引起黨和國傢領導人的注意,作者們曾赴中南海瀛颱

评分

看瞭一大半,還是瀋誌華寫得最好看。文筆好史料也多麵,花瞭那麼多錢不是蓋的。最後一章正常化昏昏欲睡,應該是離現代太近的緣故吧,材料很受限,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總體很紮實,推薦給對國際關係和歷史有興趣的同學讀。

评分

前三篇有蕩氣迴腸之感,第四篇個人認為完全是為瞭湊整這段曆史,但是檔案缺乏,隻引主流報紙和當事者迴憶的做法顯然與前三篇偏離太遠。 p.s.1原來蘇聯學生第一個提齣停止強行的馬列思想課程。2原來蘇聯就中蘇邊界問題早就改過教科書啊囧

评分

一個感受就是國際關係之中機關都彆算的太聰明,再牛叉的精算師總有二逼的時候,特彆是碰到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老牌作假高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