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紫書
原名林寶玲,1971年齣生於馬來西亞。
黎紫書是近十年來馬來西亞最被看好的華文作傢之一,24歲時便奪下第三屆花蹤馬華小說獎首獎(1995年),之後接連獲得第四、五屆的同一獎項,外加第四屆散文首獎,第五屆小說推薦獎,第六屆的世界華文小說獎首獎及小說推薦獎(及第七屆小說推薦獎),是自有花蹤文學獎以來,獲得花蹤大獎最多的馬華年輕作傢。同時她也受到瞭颱灣文壇的肯定,分別於1996年獲第十八屆聯閤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2000年獲第二十二屆聯閤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2005年獲第二十七屆聯閤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第二十八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
以天纔女作傢之姿在文壇嶄露頭角的黎紫書,讓齣版人詹宏誌首次接觸到她便讚嘆不已,譽為「夢幻作傢」,更於1999年將她的作品首度引進颱灣,接連齣版瞭《天國之門》、《山瘟》兩書,讓讀者得以接觸到她的作品。
作傢駱以軍更是形容黎紫書的百變書寫風格,就像是身上擁有多種敘事「查剋拉」(日本漫畫《火影忍者》使用忍術的基本能量,可以創造超自然力量),可以迅速切換。
黎紫書現居英國。已齣版著作有:短篇小說集《天國之門》、《山瘟》(麥田)、《齣走的樂園》(廣州花城);微型小說集《簡寫》、《無巧不成書》(寶瓶文化)、《微型黎紫書》;散文《因時光無序》;個人文集《獨角戲》,以及編著花蹤文學獎迴顧集:《花海無涯》。
《告別的年代》,串起瞭三代人的共同迴憶,一個傢族的歷史,一個種族的集體記憶
大馬的錫埠,三個時空交錯下的杜麗安
媲美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馬康多小鎮、張愛玲孤島時期的上海怨女!
●第一個杜麗安,說:我們再也迴不去瞭!迴不去那個年代。
愛念依舊,而你不是他,你隻是另一個人在我心底徘徊不去,深深繾綣的替代品。
杜麗安望著葉望生的肉身,一場遊戲一場夢,思緒在無數個錯錯落落的葉蓮生與葉望生之間兜兜轉轉,像在十幾年的歲月裡往返來迴。歲月匆忙,卻讓人感覺恍若前世,恍惚今塵,何以今天再遇見蓮生。而自己已嫁作他人婦,還要牽著懷瞭葉望生的孽種的繼女。一段等待已經有瞭幾十年,但人世間的滄海桑田,錫埠的繁盛興衰,國傢政治與種族的糾纏不清。這段時間,已經足夠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塵埃落定,化作春泥,以供明日相思。
●●有另一個杜麗安,眾稱「麗姊」,住在五月花的301號房,與「你」相依為命,與一群年華老去的老娼義結金蘭。她齣賣自己的肉身,儼然在黑夜暗巷中慈航普渡那些在欲海中浮沉的幽靈。母親死後,五月花風光不再,有一個女人悄悄潛入。204號房內,瑪納的體味;迴鏇婉轉的樓梯,母親的體味殘存在空氣中。而你去見瞭J。
●●●有第三個杜麗安,筆名叫「韶子」,是《告別的年代》的作者,國中畢業生,一個業餘、早慧的小說傢,但江湖中人尊稱她為「麗姊」。21歲那年發錶瞭中篇小說《失去右腦的左撇子》,因在國外得獎而備受囑目。引起第四人稱的注意。而杜麗安∕麗姊∕韶子的英年早逝,留下瞭一本備受爭論的《告別的年代》。
因此,讀者、報社、評論傢、齣版社嚮文壇告急!!請協助尋找:
精裝本,鏽綠色外皮,燙金楷體字,書頁受潮發黃,
沒有扉頁、版權頁、書名頁、齣版者、作者,
頁碼從513開始的《告別的年代》
故事從513開始,
你一直以為這是一種正在消失中的歷史語言,一種適閤為祖父輩撰寫傳記的文字。
然而從513頁開始的書,讓你感到怪異。你忍不住翻開書的最後一頁……
而這本像磚頭一樣厚重的書,被擱在圖書館裡最低層,而且是最靠牆的,彷彿停放在時光的深處。那角落最惹塵,也最容易被遺留或忽略。
可是現在你覺得它一直沉默地守候,
為的也許是有一天被你發現──
時報文學獎、聯閤報文學獎、花蹤文學獎得主,馬華旅英小說傢黎紫書的文學創作轉捩點,萬眾矚目,最受期待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告別的年代》以一部既無開端亦無終結的歷史大書為引子,
一個企圖在書中尋找「父親」的青年,展開全書故事的序幕,從此青年身不由己地捲入瞭時光隧道,在過去與現在間,展開瞭一場離奇的尋父之旅。
《告別的年代》在「小說中的小說」中,一層一層地開拓齣故事的縱深度,展開瞭真實與虛構、現實與夢幻,個人與傢族交織的多方嚮書寫,以不同質感的語言穿插於不同的時空,編寫齣一闕南洋土地上的魔幻寫實之歌。
黎紫書寫活瞭一個舊時代,那因錫礦開採而繁榮起來的大馬華人市鎮「錫埠」,箇中風土人情,市街景觀,人的欲望流布,愛恨情仇,也再現瞭中馬華人與香港通俗文化影響的深刻關聯。
不同時空的故事與人物被「大書」串聯起來,充滿尋覓、躲藏與發現,蘊涵瞭21世紀華人作傢與華文書寫的流離的哀愁與生根的意誌。
黎紫書以同姓名但不同人物的三位女主角,作為本書情節鋪陳及其創意形式,小說的後設創作架構、文學隱喻與政治暗喻、老練的說故事技巧,可視為近年來華文長篇小說的一大佳作。
黎紫书说《告别的年代》是“我想象中的想象之书,打开它,有时光的声音如一只飞蛾穿古贯今地回荡”,这透露出她对此作品的珍视,以及一种自信。不过,时光声音之回荡意味着对遗忘的拒绝,黎紫书对记忆的打捞以碎片粘贴、拼凑,乃至元叙事的技法,是不是于自信中又不自觉渗出...
評分文Shirleysays 从未读过一本书如《告别的年代》,在序和跋中嵌入如此之众的注脚来阐释本书的立意和意义 。撰文者都是华语文坛的佼佼者,包括黄锦树、董启章和作者黎紫书。他们的言辞中充满了对今日华语文学境地的关切、焦虑和探究,完全超越了普通的评论与推介。由此可见,此...
評分黎紫书,马来西亚华语女作家,在马华和港台都较为知名,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项。《告别的年代》是其国内首次引进作品,亦是我第一次接触的马华作家作品。 当代华语文学在国际文坛上地位一向式微,这与当下国内文学创作者自身的局限性不无关系。与之相比,一些海外华人反而因为...
評分黎紫书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导演了一场戏中戏,这份骄傲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活在天才梦之中的轻扬下颚的张爱玲。开卷有益,劈面惊丽,骄傲如她,确实没让读者失望。 同名的三代“杜丽安”有百年孤独里的意味,第一代杜丽安是生活在书中书的,她不过是一个小奸小坏的世间女子,为了...
評分文Shirleysays 从未读过一本书如《告别的年代》,在序和跋中嵌入如此之众的注脚来阐释本书的立意和意义 。撰文者都是华语文坛的佼佼者,包括黄锦树、董启章和作者黎紫书。他们的言辞中充满了对今日华语文学境地的关切、焦虑和探究,完全超越了普通的评论与推介。由此可见,此...
一麵之緣,讀讀颱版 。好有董啓章的感覺
评分三個故事之間的紛繁交錯,在初步的迷糊中逐漸看清楚各自故事的綫索,作者又恰到好處地用場景中的每個細節把故事描繪透徹,讓人在無意識中、不經意間把場景獨頭,且有一種頓然的喜悅之感,如藏久瞭的秘密忽然被打開,文字的把捏亦十分停當,讓人一讀便不忍釋捲。有太多話想說,且讓我在書評中全然道來。
评分還在作者的帶領下建構杜麗安們。讀到第十章,還是第一個故事係列最精彩,第二個故事係列可有可無,第三個係列像是作者對於文學界的自我反諷。
评分故事、結構,需要多長的看。
评分在讀的其實是偷看我案頭小說的娘親,但好有趣,對她來說這就是一本「反轉來揭」X 叫「黎紫乜野」嘅颱灣妹妹仔寫嘅(附帶評論「嗱黎紫書吖嘛點可能係大馬人」)X 好好睇嘅書,係同原鄉啊「中國性」啊什麼爛鬼命題半點不搭調但依然吸引而且感動的(好吧,妳個連睇CCAV都感動到屁滾尿流的純情生物)。文學哦,我要作一下若有所思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