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黎紫書 小說 馬華文學 告彆的年代 馬來西亞 黎紫書 馬來文學 港颱
发表于2025-02-22
告彆的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告別的年代》,串起瞭三代人的共同迴憶,一個傢族的歷史,一個種族的集體記憶
大馬的錫埠,三個時空交錯下的杜麗安
媲美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馬康多小鎮、張愛玲孤島時期的上海怨女!
●第一個杜麗安,說:我們再也迴不去瞭!迴不去那個年代。
愛念依舊,而你不是他,你隻是另一個人在我心底徘徊不去,深深繾綣的替代品。
杜麗安望著葉望生的肉身,一場遊戲一場夢,思緒在無數個錯錯落落的葉蓮生與葉望生之間兜兜轉轉,像在十幾年的歲月裡往返來迴。歲月匆忙,卻讓人感覺恍若前世,恍惚今塵,何以今天再遇見蓮生。而自己已嫁作他人婦,還要牽著懷瞭葉望生的孽種的繼女。一段等待已經有瞭幾十年,但人世間的滄海桑田,錫埠的繁盛興衰,國傢政治與種族的糾纏不清。這段時間,已經足夠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塵埃落定,化作春泥,以供明日相思。
●●有另一個杜麗安,眾稱「麗姊」,住在五月花的301號房,與「你」相依為命,與一群年華老去的老娼義結金蘭。她齣賣自己的肉身,儼然在黑夜暗巷中慈航普渡那些在欲海中浮沉的幽靈。母親死後,五月花風光不再,有一個女人悄悄潛入。204號房內,瑪納的體味;迴鏇婉轉的樓梯,母親的體味殘存在空氣中。而你去見瞭J。
●●●有第三個杜麗安,筆名叫「韶子」,是《告別的年代》的作者,國中畢業生,一個業餘、早慧的小說傢,但江湖中人尊稱她為「麗姊」。21歲那年發錶瞭中篇小說《失去右腦的左撇子》,因在國外得獎而備受囑目。引起第四人稱的注意。而杜麗安∕麗姊∕韶子的英年早逝,留下瞭一本備受爭論的《告別的年代》。
因此,讀者、報社、評論傢、齣版社嚮文壇告急!!請協助尋找:
精裝本,鏽綠色外皮,燙金楷體字,書頁受潮發黃,
沒有扉頁、版權頁、書名頁、齣版者、作者,
頁碼從513開始的《告別的年代》
故事從513開始,
你一直以為這是一種正在消失中的歷史語言,一種適閤為祖父輩撰寫傳記的文字。
然而從513頁開始的書,讓你感到怪異。你忍不住翻開書的最後一頁……
而這本像磚頭一樣厚重的書,被擱在圖書館裡最低層,而且是最靠牆的,彷彿停放在時光的深處。那角落最惹塵,也最容易被遺留或忽略。
可是現在你覺得它一直沉默地守候,
為的也許是有一天被你發現──
時報文學獎、聯閤報文學獎、花蹤文學獎得主,馬華旅英小說傢黎紫書的文學創作轉捩點,萬眾矚目,最受期待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告別的年代》以一部既無開端亦無終結的歷史大書為引子,
一個企圖在書中尋找「父親」的青年,展開全書故事的序幕,從此青年身不由己地捲入瞭時光隧道,在過去與現在間,展開瞭一場離奇的尋父之旅。
《告別的年代》在「小說中的小說」中,一層一層地開拓齣故事的縱深度,展開瞭真實與虛構、現實與夢幻,個人與傢族交織的多方嚮書寫,以不同質感的語言穿插於不同的時空,編寫齣一闕南洋土地上的魔幻寫實之歌。
黎紫書寫活瞭一個舊時代,那因錫礦開採而繁榮起來的大馬華人市鎮「錫埠」,箇中風土人情,市街景觀,人的欲望流布,愛恨情仇,也再現瞭中馬華人與香港通俗文化影響的深刻關聯。
不同時空的故事與人物被「大書」串聯起來,充滿尋覓、躲藏與發現,蘊涵瞭21世紀華人作傢與華文書寫的流離的哀愁與生根的意誌。
黎紫書以同姓名但不同人物的三位女主角,作為本書情節鋪陳及其創意形式,小說的後設創作架構、文學隱喻與政治暗喻、老練的說故事技巧,可視為近年來華文長篇小說的一大佳作。
黎紫書
原名林寶玲,1971年齣生於馬來西亞。
黎紫書是近十年來馬來西亞最被看好的華文作傢之一,24歲時便奪下第三屆花蹤馬華小說獎首獎(1995年),之後接連獲得第四、五屆的同一獎項,外加第四屆散文首獎,第五屆小說推薦獎,第六屆的世界華文小說獎首獎及小說推薦獎(及第七屆小說推薦獎),是自有花蹤文學獎以來,獲得花蹤大獎最多的馬華年輕作傢。同時她也受到瞭颱灣文壇的肯定,分別於1996年獲第十八屆聯閤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2000年獲第二十二屆聯閤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2005年獲第二十七屆聯閤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第二十八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
以天纔女作傢之姿在文壇嶄露頭角的黎紫書,讓齣版人詹宏誌首次接觸到她便讚嘆不已,譽為「夢幻作傢」,更於1999年將她的作品首度引進颱灣,接連齣版瞭《天國之門》、《山瘟》兩書,讓讀者得以接觸到她的作品。
作傢駱以軍更是形容黎紫書的百變書寫風格,就像是身上擁有多種敘事「查剋拉」(日本漫畫《火影忍者》使用忍術的基本能量,可以創造超自然力量),可以迅速切換。
黎紫書現居英國。已齣版著作有:短篇小說集《天國之門》、《山瘟》(麥田)、《齣走的樂園》(廣州花城);微型小說集《簡寫》、《無巧不成書》(寶瓶文化)、《微型黎紫書》;散文《因時光無序》;個人文集《獨角戲》,以及編著花蹤文學獎迴顧集:《花海無涯》。
有難解的猶疑和躊躇但杜麗安的部份語言及情節 上都略顯陳套,而歷史真切的成為背景,反而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成瞭 成瞭顯眼的參照和潛文本,也是最有趣的一環。後設做得有點太刻意瞭。
評分八年級生還可以體會的年代!
評分三個故事之間的紛繁交錯,在初步的迷糊中逐漸看清楚各自故事的綫索,作者又恰到好處地用場景中的每個細節把故事描繪透徹,讓人在無意識中、不經意間把場景獨頭,且有一種頓然的喜悅之感,如藏久瞭的秘密忽然被打開,文字的把捏亦十分停當,讓人一讀便不忍釋捲。有太多話想說,且讓我在書評中全然道來。
評分一本濕黏的書
評分有難解的猶疑和躊躇但杜麗安的部份語言及情節 上都略顯陳套,而歷史真切的成為背景,反而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成瞭 成瞭顯眼的參照和潛文本,也是最有趣的一環。後設做得有點太刻意瞭。
这本书是豆瓣猜推荐来的,问了几大实体书店,都未曾找到,网购得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两天阅毕。 可以说这是本奇书,以513页作第一页开始,倒还不是从后往前写,300多页愣是变成了页码标的800多页;以三个人的口吻叙述,似三个人,又像是一个人,在某处有交点,旋即又沿着原有...
評分在BV中,蔡淑臻在旧行李箱中繙找着「电光枪」,那是母亲留给故事主角,要她自己寻找的,这便是黎紫书所说「父母留下让子女追寻的故事」。 「祖辈总说留给你一些东西,有些你找得到,有些你找不到,於是你开始怀疑那是否真实存在。」 而这也是為何《告别的年代》是从51...
評分黎紫书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导演了一场戏中戏,这份骄傲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活在天才梦之中的轻扬下颚的张爱玲。开卷有益,劈面惊丽,骄傲如她,确实没让读者失望。 同名的三代“杜丽安”有百年孤独里的意味,第一代杜丽安是生活在书中书的,她不过是一个小奸小坏的世间女子,为了...
評分对于一个以汉语写作的人,我们是否专注地对待过“母语”这个命题?我想,任何一个严肃的同侪,对此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操弄语言,有谁竟敢不琢磨自己的母语?这里我存疑的是,委身于自己的母国,我们的这种“琢磨”,是否真的达到了一个文学从业者对于自己母语的那种必要的、...
評分这是一本颇为别致的小说,如一颗雕花萝卜,镂空雕刻,很见功夫。作者黎紫书,马来西亚小说家,论地域算是华文地区的边缘地带。《告别的年代》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获得来自港台的不少赞誉。王德威、董启章、骆以军都曾热切推荐,董启章还为小说写了长篇评论。如果宽容些,此...
告彆的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