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记者袁永定遇到了一位前来登寻人广告的女子如花,无意中才发现了该名冷艳的女子原是鬼魂,早在50年前,她是一名红牌妓女,结识了一名纨绔子弟十二少陈振邦。如花深深爱上了这名多情的公子,两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由于身份悬殊,遭到了十二少家人的极力反对。无奈之下,他们以胭脂扣定情,一起吞鸦片殉情。如花未能在地府看到自己的爱人,便到阳间寻找。 如花在两名记者的帮助下,得知原来当年十二少被人救活了,如今生活潦倒。面对十二少的懦弱,如花伤心欲绝,把胭脂扣返还,回到阴间投胎转世。
李碧华出生、成长于香港,曾任记者、电视编剧、电影编剧及舞剧策划。在香港畅销报刊撰写专栏及小说,结集出版逾百本,并有多国译本。小说《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秦俑》《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川岛芳子》《诱僧》《饺子》等被改编拍成电影,广受好评,虽获奖无数,却如已泼出去的水,只希望最好的作品仍未写就。李碧华作品以“痴男怨女,悲欢离合”与命运的微妙关系、奇情怪异题材,天马行空,创出独特风格。二〇〇八年,日本著名导演蜷川幸雄执导了舞台剧《霸王别姬》,巡回演出,获得空前反响。二〇一〇、一一年以生死爱恨与北京上海为背景的《生死桥》,及隔世轮回千年爱火不灭的《秦俑》,接连改编为中央电视台大戏,收视率极高。李碧华少时习中国舞十年,在纽约艾云雅里现代舞蹈团上过课程,曾任“香港舞蹈团”大型舞剧《搜神》《女色》《胭脂扣》(舒巧老师作品)、《诱僧》之策划。二〇一一、一二年山西华晋舞剧团之《粉墨春秋》根据其原著改编,并由她编剧,邢时苗编导,黄豆豆、王廸主跳,作全国及世界巡演。《青蛇》(“GREEN SNAKE”)舞台剧是李碧华与中国国家话剧院之合作,二〇一三、一四年参与全球十多个艺术节巡演。其鬼魅小说深受读者欢迎,该系列改编拍成电影《迷离夜》《奇幻夜》,“振兴港产片,杀出阴司路”为台前幕后合作者打友情牌共同心愿。李碧华认为人生追求不外“自由”与“快乐”,作风低调,活得逍遥。
这一版《胭脂扣》收录了三个故事——《胭脂扣》、《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和《满洲国妖艳——川岛芳子》,这三个女人都算不得正统,但都胜在有自己的傲骨,不管是为了爱情、为了仇恨还是为了复国,每个人都倾尽了所有,燃尽了生命之火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女人,会为了心之所...
评分看过胭脂扣。凄凄惶惶的永远是女人。 想起一个女鬼复仇的故事。 片中男人在酒吧邂逅失恋女子。男人想迅速了结一夜欢情。女子却坚持问男人, 他是否爱她。 男人答,天亮之前我都会爱你。女子又说,那你能跟着我跳楼吗。 男人笑答,可以。 于是他们有了...
评分“小生缪姓莲仙字,为忆多情妓女麦氏秋娟。……”这段粤曲“客途秋恨”,一想起来便想起如花——偏偏不是十二少,“客途秋恨”是借良人的口说出一段妓女多情的故事,也更显出了嫖客的薄幸——明明知道她的好,却又偏偏把伊抛。 李碧华文字上纠缠多年,写来写去也还是一...
评分女人为了爱,执着一生。等待着等待着,心中的美好。期待总会让人看不清那残忍的现实,也许她也不愿看清,逃避是她唯一可以做的,一起死去是她心中的爱情花,相伴永远。 如花,没有力量去改变她的身份,但她在不断着努力,忙碌着为了她的爱人。十二少,富家公子,失去背景的他...
评分谁都会变老。就象如花念念不忘的十二少,变成了七十六岁面目模糊的陈振邦,“他太老了,混在人丛,毫无特征,一眨眼便过去。” 唉,如花自然要不告而别了,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殉情,美感荡然无存,只留下遗憾和讽刺——活在盲目虚幻的想象里,无休止夸大爱,没完没了唱一曲忧伤...
更喜欢电影的结尾。书里的如花说不见就不见了,而且下辈子说不定还要跟十二少纠葛。倒不如“还给你,从此我再也不必等。”
评分又去看了原著,真心感觉电影书都很爱。贫贱夫妻百事哀,脾气日坏,身体日差,变成怨偶。一点点意见便闹得鸡犬不宁,各以毒辣言语去伤害对方的自尊。
评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评分沒有想到這一本的文字是如此幽默呢~如花和十二少那段談生論死的愛情對於現代那對情侶不是一般震撼.如花尤為我見猶憐呀(梅姐稍嫌陰鬱~),十二少則多數以如花口述的側面出現(如不是Leslie把他演活,誰還會幫他開脫[負情不是他的名字]?所謂深情不過是他的一時迷戀/她的一廂情願)除了十二少外,書里的人物都比電影里更加立體可愛~
评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