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際詩壇

當代國際詩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作傢
作者:唐曉渡
出品人:
頁數:1505
译者:
出版時間:2010-7
價格:12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63553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詩歌
  • 文藝評論
  • @AV之當代國際詩壇
  • @譯本
  • @翻譯詩
  • 傳統文化
  • 01
  • 國際詩歌
  • 當代詩壇
  • 詩歌創作
  • 詩歌文化
  • 文學研究
  • 詩人作品
  • 詩歌鑒賞
  • 現代詩歌
  • 詩歌評論
  • 詩歌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當代國際詩壇(套裝全5冊)》包括:《當代國際詩壇1》、《當代國際詩壇2》、《當代國際詩壇3》、《當代國際詩壇4》和《當代國際詩壇特輯》。《當代國際詩壇(套裝全5冊)》內容主要包括:天空與星座、人類的詩篇(節選)、塞薩爾·巴列霍的幽默、塞薩爾·巴列霍:在先鋒派詩壇上標新立異、[特彆推薦]、杜弗的動與靜(節選)、惡之花(詩論)、格林拜恩詩選、螞蟻般偉大(詩論)、懷舊的後現代詩人格林拜恩、快講女及其他、翹楚安妮:從“垮掉”到“後垮掉”、交點與焦點、惠特曼、約翰·阿什伯利與過去的藝術傢、一次虛擬的法庭審判:公眾VS已故的威廉·巴特勒·葉芝先生、帕米爾之聲、一韆零一麵鏡子(節選)等等。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天空與星座 人類的詩篇(節選) 塞薩爾·巴列霍的幽默 塞薩爾·巴列霍:在先鋒派詩壇上標新立異 [特彆推薦] 杜弗的動與靜(節選) 惡之花(詩論) 格林拜恩詩選 螞蟻般偉大(詩論) 懷舊的後現代詩人格林拜恩 快講女及其他 翹楚安妮:從“垮掉”到“後垮掉” 交點與焦點 惠特曼 約翰·阿什伯利與過去的藝術傢 一次虛擬的法庭審判:公眾vs已故的威廉·巴特勒·葉芝先生 帕米爾之聲 一韆零一麵鏡子(節選) 鏡中之旅——讀《一韆零一麵鏡子》 飄過帕米爾的雲——懷念薩羅希 沿著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或詩人的旅行 《鑒史三十章》之22、26 “對話2006:中日當代詩歌”活動感言 國際詩歌圓桌 詩歌是我們惟一的母語 翻譯實驗室 翻譯的三角 大師和他的世界(布羅茨基特輯) 旅行 意大利和其他旅行 歸宿威尼斯 嚮葉汝璉先生緻敬 接觸佩斯的經過 《彩圖》集(節選) “聊勝故我一腔愁”——憶葉汝璉先生 詩人之死——紀念葉汝璉先生 遠去的葉先生 悼亡詩為葉汝璉先生而作 國際詩壇動態 2007年度世界詩歌奬擷英2 天空與星座 沃羅涅日詩抄(節選) 沃羅涅日:鬍鬧,烏鴉和匕首 若昂·卡布拉爾詩選 若昂·卡布拉爾 [特彆推薦] 阿多尼斯詩選 阿多尼斯詩論兩篇 “風與光的君王”——阿多尼斯和他的詩歌 滾動的石頭何時醒來(節選) 故鄉與現代——尋找李晟馥(節選) 羅馬尼亞當代詩選九傢 在詩歌中走近羅馬尼亞 交點與焦點 費爾南多·佩索阿:四重人格 卡瓦菲:持存不朽 漢語作為有鄰語言 帕米爾之聲 白石嘉壽子詩歌選譯 鏡蘭 聖約翰的嚮日葵(附:《聖約翰的嚮日葵》和關於“持續能力”的筆記) 從凱爾特視角看英語詩歌 國際詩歌圓桌 “2007中日詩歌對話”綜述 “靜坐在暢所欲言的詩人中間……”——“2007中日詩歌對話”詩人感言 翻譯實驗室 譯詩即“再生” 關於譯詩的通信 國際詩壇動態 2007至2008年度世界詩歌奬擷英3 天空與星座 東歐專輯 赫貝特詩選 思想的力量 一個確切意義上的詩人——與馬萊剋·奧拉默斯的談話 科吉托先生的決鬥——在《團結周刊》編輯部的一次談話 赫魯伯詩選 以知性抒情的捷剋詩人赫魯伯 更深地穿透普遍的黑暗——與英國記者D·韋斯伯特的談話 赫魯伯談話錄 紮加耶夫斯基詩選 在曆史道德與審美愉悅之間 “詩歌召喚我們走嚮生活”——紮加耶夫斯基訪談 索雷斯庫詩選 索雷斯庫:不斷擴大的眼睛 [特彆推薦] 薩拉濛詩選 薩拉濛:藝術主義者及其狂喜流瀉 拉脫維亞當代詩選7傢 拉脫維亞當代詩歌 “二七一代”詩選 國際詩歌圓桌 詩:睏境與能量——與阿多尼斯對話 交點與焦點 20世紀西方現代詩學諸要素論 翻譯實驗室 我是如何被翻譯——以愛荷華大學。翻譯工作坊”的經曆為例 國際詩壇動態 2008至2009年度世界詩歌奬擷英4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奬”專輯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奬”獲奬名單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奬”獲奬者簡介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奬”授奬/受奬辭 第二屆“中坤國際詩歌奬”頒奬典禮在京隆重舉行 讓詩與真互贈沉重的尊嚴一北島論 讓語言敞開胸膛:趙振江的詩歌翻譯 天空與星座 德語詩歌專輯 荷爾德林詩選 懷念永無盡時 策蘭詩選(一) 策蘭詩選(二) 怎樣閱讀保羅·策蘭? 貝恩詩選 貝恩顯真容——希勒勃蘭特的版本打開瞭新視界 詩應當改善人生嗎? 基爾施詩選 薩拉之音 [特彆推薦] 羅薩詩選 拉莫斯·羅薩或世界的詩意呼吸 詩人的呼喊——羅薩訪談 帕米爾之聲 “2009中歐詩人/作傢對話”綜述 詩與現實的對稱 真實生命的詩歌 國際詩壇動態 2009年度世界詩歌奬擷英特輯 編者前言:一場遲到的對話 對話2006:中日當代詩歌 緻辭 (一) 唐曉渡 緻辭 (二) 李紅雨 緻辭 (三) 辻井喬 緻辭 (四) 小田久郎 詩歌和時代 對話者:唐曉渡駱英遷井喬北川透 1. 對新詩發生革命背景理解的差異 2. 歐洲曆時詩歌發展在兩國新詩發生期的空間性呈現 3. 日本戰前詩歌迴顧及對日本共産黨的反思 4. 日本戰後詩歌從“荒地派”以來的演變 5. 中國新詩的“齣走”與“返迴” 6. 如何對待古典及當代的古典詩歌寫作 7. 麵對中文簡化字的迥異態度 8. 八、九十年代以來兩國新詩的共同主題 詩歌和語言 對話者:楊煉陳東東野村喜和夫淺見洋二 1. “同心圓”詩學還是未來詩學 2. 口語一語言超越語言自身的趨嚮 3. “文”與“語”及“漢字性”和。口語感” 4. 日語的開放性——漢字的頭腦。假名的身體 5. 公共比喻到個人比喻,意識形態壓抑與大眾文化壓抑 6. “間”文化、意境“場”與西方詩歌時間性的對峙 7. 對傳統的對抗性繼承和延續性繼承 8. 現代漢詩的音樂性建設 詩歌和傳統 對話者:西川 於堅 高橋睦郎 佐佐木乾郎 1. 漢字為核心聚成的亞洲漢文化共同體 2. 文革中與詩歌的結緣,當下文化心理處境 3. 是激活傳統也是化歸己用 4. 富饒的匿名性與“我”/“非我” 5. 文學與廣狹義的政治之關係,中國當前詩歌寫作群體 6. 保持匿名性與詩人成長,詩人與當下時代的關係 7. 橫排論辯:外來語如何在各自語言中落戶 8. 當代東方長詩乃組詩而非敘事性長詩 女性詩歌 對話者:歐陽江河 翟永明 財部鳥子 平田俊子 1. 什麼樣的作品算“女性詩歌”? 2. “女性”詩歌在題材、主題上與男性詩歌的差異 3. 女性詩人的身份焦慮 4. “女性詩歌”概念界定 5. “女性詩歌”的發展可能性 6. “女性”睏惑及男性的固執與睏惑 7. “雌聲”標準與“敗者的美學” 8. 具體作品具體分析 階段總結 公開討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日當代詩歌 首都師範大學公開交流 北京外國語大學公開交流 對話2007:日中當代詩歌 “我”和“他者” 對話者:榖川俊太郎 北川透 井阪洋子 於堅 翟永明 1. 各自語言中的“我” 2. 書寫方式的改變與現代化進程 3. 分析的“自我”與黑暗的“自己” 4. 詩人、詩歌語言是先驗的還是經驗的 5. 詩歌何為? 6. 語言、寫作對象盡是“他者” 7. 現實瞭解眼前的“他者” 傳統和現代性 對話者:辻井喬 高橋睦郎 水無田氣流 楊煉 駱英 1. “詩能問” 2. 建設滲透著整個傳統的當代詩歌形式 3. 集體創傷性經驗與人性的復雜性 4. 東方古典文學中的現代要素 5. 少數民族文化氛圍的影響 6. 沉默和語言無法抵達的存在的黑暗 7. 各自具體的受難情結,死亡的諸種變形 8. 寫作中的日本性 社會和讀者 對話者:佐佐木乾郎 平田俊子 西川 唐曉渡 1. 中國當代詩歌民刊傳統 2. 詩歌和“權利”/“權力” 3. 詩人的讀者和詩神,詩人和公共空間的關係 4. 詩人的角色 5. 幽靈讀者 6. 文革時的古典詩歌教育 7. 編入教科書的現代詩歌 8. 網絡詩歌 亞洲和歐洲 對話者:大岡信 吉增剛造 野村喜和夫 歐陽江河 陳東東 1. 各自與歐洲結緣的經曆 2. “脫亞入歐”下保存完好的日本文化 3. 書寫危機,筆和觸覺的關係 4. 看和聽的錯位 5. 翻譯精純母語,翻譯詩能說明寫作的性質 6. “詩殤”與詩“傷” 7. 翻譯對亞洲的重要性 8. 具體作品具體分析 階段總結 公開活動現場紀實 東京藝術大學 早稻田大學 在學士會館舉行的對日本公眾開放的討論 附錄:中日當代詩歌交流感言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隻齣瞭六本,已過一年瞭,第七本遙遙無期。莫非優秀的詩歌刊物注定短命?惋惜,希望堅持下去。

评分

隻齣瞭六本,已過一年瞭,第七本遙遙無期。莫非優秀的詩歌刊物注定短命?惋惜,希望堅持下去。

评分

隻齣瞭六本,已過一年瞭,第七本遙遙無期。莫非優秀的詩歌刊物注定短命?惋惜,希望堅持下去。

评分

隻齣瞭六本,已過一年瞭,第七本遙遙無期。莫非優秀的詩歌刊物注定短命?惋惜,希望堅持下去。

评分

隻齣瞭六本,已過一年瞭,第七本遙遙無期。莫非優秀的詩歌刊物注定短命?惋惜,希望堅持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