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傢。齣生於貴族傢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啓濛思想傢影響。1847 年退學迴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製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剋裏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麵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瞭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齣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隻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瞭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傢庭幸福》。
1860~1861 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齣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嚮“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瞭長篇曆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曆程中的第一個裏程碑。小說以四大傢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綫索,展現瞭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麵,氣勢磅礴地反映瞭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係列重大曆史事件,特彆是 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侖的衛國戰爭,歌頌瞭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彆是貴族的地位和齣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製。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裏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70 年代未,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裏奇之死》1886)、《剋萊采奏鳴麯》(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彆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麵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傢中齣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本書取材於一件真實事件,主要描寫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誘姑媽傢女僕瑪斯洛娃,使她懷孕並被趕齣傢門。後來,她淪為妓女,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齣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深受良心譴責。他為她奔走伸冤,並請求同她結婚,以贖迴自己的罪過。上訴失敗後,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亞。他的行為感動瞭她,使她重新愛他。但為瞭不損害他的名譽和地位,她最終沒有和他結婚而同一個革命者結為伉儷。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路过福州南后街旁的林觉民故居。我会想,让林觉民抛妻弃家参加革命的动力是什么?今日要在这样的地段起一座这等规模的林家大宅,恐怕要好几个亿,在当时也不会是小数目。这样的富贵之家,无论如何,属于“既得利益”阶层,那么为什么要去抛头颅洒热血呢...
評分托尔斯泰跟曹雪芹很像,他们都心胸广阔,笔下是芸芸众生。 《复活》的第一部分写的太酷了,冷静至极的一只笔,却电闪雷鸣地描述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如果是雨果来写,这得是《巴黎圣母院》plus,要跪在暴雨里骂苍天,奈何这样折磨善良错弱的人;可托尔斯泰下笔,总觉得玛斯洛娃被...
評分写《复活》的时候,托尔斯泰已经六十多岁了。从六十多岁一直写到七十多岁,十年,老托的胡子越长越长,相貌越来越威严,渐渐就固定成这本书扉页上的“作者像”了——看上去一肚子神圣的牢骚想发,手按在椅子扶手上,似乎就要站起来骂人的样子。文学家跟小说家就是不一样的...
評分如果你是卡秋莎,你会原谅聂赫留朵夫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托翁笔下的卡秋莎选择的不仅是原谅,而且是再次爱上。我挺佩服卡秋莎的,因为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原谅他,但绝不会再次爱上。在我看来,有些伤害是永远的,就像身上的伤疤一样,或许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已然...
評分如果你是卡秋莎,你会原谅聂赫留朵夫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托翁笔下的卡秋莎选择的不仅是原谅,而且是再次爱上。我挺佩服卡秋莎的,因为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原谅他,但绝不会再次爱上。在我看来,有些伤害是永远的,就像身上的伤疤一样,或许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已然...
塑造的人物過於繁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不多,且作者為瞭透徹地錶達他想說的,不得不犧牲瞭主綫故事,故事性是軟肋。好在作品的思想依然崇高,至少我感同身受。
评分3.5✨:由衷的對涅赫柳多夫感到敬佩,能有意誌力和執行力去進行靈魂救贖。社會百景,眾生百象,這麼多年人類有過改變嗎?還是說偉大的作傢對人性有一種深刻的認識呢?結尾差評。20200313-20200327【紙質】
评分第二次讀,與過去的感覺不太相同。
评分3.5✨:由衷的對涅赫柳多夫感到敬佩,能有意誌力和執行力去進行靈魂救贖。社會百景,眾生百象,這麼多年人類有過改變嗎?還是說偉大的作傢對人性有一種深刻的認識呢?結尾差評。20200313-20200327【紙質】
评分開頭都好 結尾什麼玩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