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爱陌生人》是一部技巧高度纯熟的小长篇,“恐怖伊恩”时期的代表作,着力探索人性欲望的无限可能,讲述了一个关于美的追求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如何将美的对象摧残致死的故事。
一对如胶似漆却又貌合神离的情人正在度假。从踏进这座繁华却又怪诞的旅游城市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一直被跟踪、偷拍。暗处的这双眼睛如影随形,诱惑着这对情人找寻新鲜刺激、寻求所谓陌生人的慰藉,并最终使他们一心一意地投身于一个处心积虑为其设下的情欲与死亡的陷阱中。
小说蕴含着无数隐喻,与众多经典文本高度互文,充满了对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E•M•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意味深长的正引或戏仿,被誉为麦克尤恩的两部“小型杰作”之一。
伊恩•麦克尤恩,1948年生,英国当代著名作家。1976年以处女作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成名,并获当年毛姆奖。此后佳作不断,迄今已出版十几部既畅销又获好评的小说,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中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已经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读此书前,我对麦克尤恩的感性认识仅限于《赎罪》。读他的书不多,如同我没有读过多少英国的当代作品,这些作家的名字我更多是从教科书上知晓的。 《赎罪》给我的也是好几个不同印象的麦克尤恩--影像的,原文的和译文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给我一种雷诺阿式的印象派风格,...
评分(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更多文章请移步《文景》读者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wenjing/) 伊恩·麦克尤恩自1975年以惊世骇俗的《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初登文坛,至2007年以温情怀旧的《在切瑟尔海滩上》回顾自己这代人的青春岁月...
评分看毕《只爱陌生人》。我的心脏承受巨大而狂妄的跳动,似乎要顷刻弃我奔涌而出;我的四肢麻木而冰冷,似乎要立等断裂云游它处。 它必须是一部好作品。 译者冯涛在《译后记》中说:“对于‘怎么讲’的关注超过‘讲什么’本是所谓‘现代小说’的主要追求之一。...
评分花一个下午的时间的读完,但个人并非认为是“小型经典”。拜托书商和编辑们把这些蛊惑人的词拿掉一些。 其一,作者在描写两个人关系的时候太过刻意,斧痕太重,明显是作者的意图,要玛丽这样,要科林那样,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的逻辑只是作者的要求。 其二,谈不上介绍所言的...
评分在今早浑浑噩噩醒来的早晨我又拿起了这本书,事隔上次看它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这次却一气呵成的读完了整本书,看到最后的时候结局震惊了我,这可真是符合后续的时候译者冯涛所引用的那句作者收笔后都为之炫目的描述,恐怖伊恩原来是这样,隐隐的慢慢的注入书本的恐怖情愫很难令...
又看得我头皮发麻,血管膨胀,可我为什么停不下来!!
评分3.5。只爱新鲜感。
评分【2020.17】 你在阅读的是一部具有高度叙事技巧的艺术作品,而绝非对一场变态凶杀案的大事渲染甚或客观公正的报道。麦克尤恩最擅长把人性和性事拿到台面上进行高纯度的艺术提炼,令人读着恶心还觉得说的挺对。 我很喜欢科林和玛丽的七年之痒,有一段写的真好:“其间的乐趣在于那种不慌不忙的亲密感,在于对其规矩和程序的熟极而流,在于四肢和身体那安心而又精确的融合无间,舒适无比,就像是铸造物重新又回到了模子里。”这可能是爱情里灵与肉最好的合作吧。(回忆阿申巴赫)
评分這篇真的可以代入很多人的臉
评分在网易蜗牛读书上看的这个版本,也是近期上架的新书,觉得封面简单但很有内涵。 以前没读过伊恩的作品,开头的描述有一种絮絮叨叨的沉闷,玛丽和科林的旅行体验就像那个气闷的小镇一样,正如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远不近、不咸不淡。从这个开头来看,差点就弃读了,描述甚至能让人对去水乡小镇旅行都失去兴趣。 一切都是从夜晚没带地图出门找吃的最后迷失在小镇弯弯曲曲的巷子里开始的,我想罗伯斯一定是跟着他们,或者守在黑暗处,趁虚而入。然后就是他们赤身裸体在罗伯斯家里醒来。那中间的事儿,作者可没说,你们想去吧。 从那天起,气氛突然变了,两个人、整个小镇都鲜活起来了。这种转变以前很多作品都表现过,我以为这就是反转了,却没想到真正的内幕最后才揭晓。没想到伊恩是个如此大胆的作者,怪我对他知道太少。害怕,却觉得他说的都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