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观

诗可以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傅道彬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4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7586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诗学
  • 礼乐
  • 诗经
  • 傅道彬
  • 经学
  • 文学理论
  • 学术
  • 古典文学
  • 诗歌
  • 文学
  • 阅读
  • 古典
  • 美学
  • 感悟
  • 情感
  • 抒情
  • 哲思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六经皆文”和“六经皆诗”的理论审视周代文化,对以《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和“三礼”为代表的传统文献进行诗学解读,在礼乐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全面考察了周代文化的诗性品格和诗学精神。全书运用考据的方法,论证了《周易》爻辞以诗体为核心的艺术结构和文学意蕴;分析古老的“象乐”的艺术,认为“象乐”是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为基本内容的、纪念式、远古戏剧的经典形式;从《月令》等岁时文献入手,探讨自然的时序变化对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考察了中国文学包含的“四时结构”和情感意蕴。全书用较大篇幅考察春秋时代的文化与文学发展轨迹,认为支撑春秋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城邦文化与城邦精神,春秋时代发生了从旧体文言向新体文言转变的语言变革,春秋城邦文化和新体文言形式对春秋时代的文学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春秋时代“兴观群怨”的诗学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全书力图以历史还原的方法,追溯周代诗学精神的理论来源,表现礼乐文化影响下的周代“君子人格”和风雅精神。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论 “六经皆文”与周代经典文本的诗学解读
一、“文本于经”与“六经皆文”的理论命题
与“六经皆史”平行的另一个命题:“六经皆文”——“六经皆
文”理论的理论来源——“文本于经”:文学借经学以自重,倚人门
墙——“六经皆文”:文学为本,文学与经学并立,自立门户
二、“六经皆诗”与历史批评的诗学立场
刘知几《史通》“视史如诗”理论的提出——钱锺书史学批评的
诗人立场——史学与诗学的关系:古诗即史、史蕴诗心、史有诗
笔——“六经皆史”的老生常谈与“六经皆诗”的理论帷幕
三、六经文本的文学示范与引申意义
周代经典文本的文学示范意义——《诗》、《书》文本的文体发
源与体用规范——两周时期的“文言革命”与叙事文学的写作原
则——周代诗学的实践精神与礼乐文化的艺术品格
四、“诗可以观”与周代礼乐文化的历史土壤
“诗礼相成”的文学观念——“诗可以观”理论的礼乐文化背
景——观诗:观礼、观政、观志、观美——观诗活动的艺术感染力量
……
第一章 《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
第二章 象乐的“戏礼”形态与史诗化叙事倾向
第三章 城邦社会与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
第四章 “文言”变革与春秋时代的文学繁荣
第五章 “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第六章 “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
第七章 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
第八章 “诗可以怨”吗?
第九章 《月令》模式的思想意义与文学的四时结构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14 六义 体用合一

评分

参考

评分

前半部分论说稍显冗杂空泛,到“诗何以怨”和“四时结构”之处有些精微之论。

评分

参考

评分

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