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思.貝哈透過揭露自身的生命故事,深刻反思在西班牙、古巴及美國的田野工作,她讓民族誌與回憶錄巧妙交織成這部《傷心人類學》。本書的寫作旨趣融合了反身人類學、女性主義自傳性書寫,以及多元文化與離散論述。即使受傷累累仍無懼地穿越漫長的隧道、雖然步履維艱仍勇敢地跨過各藩籬邊界,由此露思.貝哈向世人宣告:「不讓你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
露思.貝哈(Ruth Behar)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人類學教授,同時具有民族誌學者、散文作家、編輯、詩人等多重身分。《解譯女人:帶著艾斯波讓拉的故事穿越邊境》(Translated Woman: Crossing the Border with Esperanza’s Story)讓她享譽全國。曾榮獲麥克阿瑟研究員獎(MacArthur Fellows Award)以及古根漢獎助(John Simon Guggenheim fellowship)。
露丝·贝哈是一个碎碎叨叨,文艺气息十足的人类学家。 她的田野搀和进了不少她个人的碎碎念,难过,痛苦,同情,眩晕,童年的创伤,双重身份带来的认同障碍... 这些玩意儿无一不渗透在她的学术研究中,那个正襟危坐于民族志文本之后,说着“太好了”了的人类学家的形象...
评分中国人类学界(一部分学者)探讨“本土人类学”已经有些时日了,但在《伤心人类学》这本书里,对“本土”的定义似乎与中国人类学界有很大不同,作者这样定义“本土人类学”: 那些曾被当成“本土人”的人已经成为学者,研究他们自己的家乡社区和国家,此时参与者和观察者、朋...
评分 评分 评分某人说官网上的那个下载不了~~ 偶打包丢iask上一份,还在审核>< ifile上放了一个备份~~内容都是一样的,网页格式滴~~~~~ http://ifile.it/j9nctaf/The%20Vulnerable%20Observer%20Anthropology%20That%20Breaks%20Your%20Heart.rar ------------------------------------- ...
我终于看完了。。。。竖版的繁体字看得我好累
评分“人类学家通过了解自己去了解他者,也通过了解他者来反观自己。”
评分序和第一章《易受伤的观察者》比较好读!关于情感政治和易感写作、书写脆弱的必要性比较受用。(台版书真的不习惯)
评分这本书蛮好玩的,写作风格也甚对口味!是我念过的探讨【反身性】的可读性最强的书!!!不要忘了,认识论都不一样,就别再争个面红耳赤。也相信,更主观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才能使它变得相对较客观~
评分将自传和观察结合起来,介入型的思考,这是人类学写作的必然趋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