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原名李白,是香港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女。她才高意广,行踪神秘,从不在大庭广众前抛头露面,坚持不公开照片、身世、年龄,容貌不详。曾任教师兼任多份职业。1976年秋至今,任记者及电影、电视编剧,并撰写专栏。著有《白开水》、《爆竹烟花》、《青红皂白》、《胭脂扣》、《霸王别姬》、《纠缠》、《秦俑》、《诱僧》、《青蛇》等,多部作品改编成电影。擅长写情,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情的执著追求,并融入历史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意蕴,所以她书中的人物独具一格,故事别出心裁、瑰奇诡异、雅俗共赏,为她赢得了“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誉。
这本书收入《胭脂扣》和《生死桥》两个长篇。《胭脂扣》写的是香港红牌妓女如花死后回到人间寻找旧爱,当年她与纨绔子弟十二少双双殉情,谁知十二少获救,阴阳相隔,由此衍生一个爱与背叛的悲情故事。该小说被视为“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之代表作。《生死桥》写的是旧时代三名梨园子弟生死相缠、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娱乐圈的种种黑幕。
看到最后一页,又翻回去找似乎相识的一句话。 原来不止袁永定,却是我也记不起他。他曾经有多么光鲜、多么风流、多么俊秀:一旦老去,又有何用? 如花消失的最后,到底想了什么,谁都不知道。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原来爱,是建立在如此的基础之上。...
评分深夜读完了这本惦念很久的书,李碧华的《胭脂扣》。不觉轻松,反而愈加沉重。 我本不想揣测十二少逃亡的心理,爱,显而易见,只是未到情深至死的地步。这一场人间鬼域的豪赌,没有赢家。十二少输了,输掉了爱的资格。如花也输了,输掉了前生后世,那一个胭脂扣锁住了...
评分看李碧华的书是因为徐老怪拍了青蛇,关老爷拍了胭脂扣。后面还有个饺子,但是一直想知道这种跨时代跨类型的小说作者的本尊是啥样。 翻出了胭脂扣,便一口气读完了。 看过的灰的与他共度61世对胭脂扣的原片的批判。 但是我却不那么觉得。 作为一个荣迷一个半专业的编导学生来说...
评分李碧华习惯将人物设置成形式各异,力求创新,妖魔鬼怪、人神佛,人,甚至有的不受时空限制这是她小说的一大特色。《胭脂扣》艳鬼寻夫,痴情已故塘西阿姑的艳情史着实令人唏嘘。如花,50年前塘西倚红楼红牌阿姑,50年后的痴心女鬼。如花执着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可以为爱不顾...
评分严歌苓与李碧华的不同在于严歌苓的文字里还有一线希望,李碧华却赶尽杀绝。
评分只看了胭脂扣,觉得很平庸
评分都让我做恶梦了
评分香港作家中独爱李碧华,一颦一笑都写得万分细腻,还有那比海深的情,不是轻描淡写,但也没有浓墨重彩,仅有属于李碧华的独特文采。
评分李碧华的小说里总能看到模仿张爱玲的些微痕迹,但她的刻薄劲儿有种嘴角下撇的刻意感…还是更喜欢她的短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