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守廉(William P. Alford),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哈佛大學東亞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專傢。1970年自Amherst College畢業,獲學士學位,1972年自劍橋大學畢業,獲得法學士學位,1974年和1975年在耶魯大學獲得關於中國研究和中國曆史的 兩個碩士學位,1977年自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JD)學位。編著有Prospects for Professionalism in China: Essays on Civic Vocations (William P. Alford, Kenneth Winston & William C. Kirby eds., Routledge forthcoming);Falu Baozhang Jizhi Yanjiu (A Study of Legal Mechanisms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Liming Wang, Yu'e Ma & William P. Alford eds.,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08); Raising the Bar: The Emerging Legal Profession in East Asia (William P. Alford ed., Harvard, 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2007); Historical studies of Chinese law: a bibliography of material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William P. Alford & Nongji Zhang eds., 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Harvard Law School 2003); A Bibliographical Survey of Malaysian Legal Materials (William P. Alford ed., 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Harvard Law School 2000); Alford, William P. To Steal a Book Is an Elegant Of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竊書為雅罪》是一部中國知識産權製度的曆史論綱。安守廉從一位西方法學傢的角度,洞若觀火,對中國的這段曆史做瞭經濟、政治、文化上的梳理,正麵提齣瞭自己的評論,甚至對某些有違法治的現象旗幟鮮明的提齣瞭批評。
1、为什么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却无法形成知识产权观念?因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控制思想,维护政权;而不是鼓励思考,发展经济。 2、为什么中国文化总是认为历史上的人才是圣贤?当代的人品德上总是弱于古代的人?总是“人心不古”?我认为,可能的逻辑是,同样是出于维护政权的...
評分1、为什么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却无法形成知识产权观念?因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控制思想,维护政权;而不是鼓励思考,发展经济。 2、为什么中国文化总是认为历史上的人才是圣贤?当代的人品德上总是弱于古代的人?总是“人心不古”?我认为,可能的逻辑是,同样是出于维护政权的...
評分1、为什么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却无法形成知识产权观念?因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控制思想,维护政权;而不是鼓励思考,发展经济。 2、为什么中国文化总是认为历史上的人才是圣贤?当代的人品德上总是弱于古代的人?总是“人心不古”?我认为,可能的逻辑是,同样是出于维护政权的...
評分1、为什么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却无法形成知识产权观念?因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控制思想,维护政权;而不是鼓励思考,发展经济。 2、为什么中国文化总是认为历史上的人才是圣贤?当代的人品德上总是弱于古代的人?总是“人心不古”?我认为,可能的逻辑是,同样是出于维护政权的...
評分1、为什么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却无法形成知识产权观念?因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控制思想,维护政权;而不是鼓励思考,发展经济。 2、为什么中国文化总是认为历史上的人才是圣贤?当代的人品德上总是弱于古代的人?总是“人心不古”?我认为,可能的逻辑是,同样是出于维护政权的...
中國知識産權簡史。
评分發現現在看這個很應景
评分這貨首先是曆史、經濟、政治書,纔是法律書。
评分老闆推薦的。書很薄,很快翻完。核心問題是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齣西方的知識産權觀念。安守廉的迴答是中國政府更注重對思想傳播的控製(目的在於維護政權閤法性),而這與西方保護個人思想錶達權利以及相應的私人救濟製度不相容。不過這是從政府這個角度解釋的,曆史論證也很有道理,但是老闆當初推薦這本書時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的個人沒有違反知識産權法律的羞恥心(比如,復印彆人的書)?安守廉不是從個人角度來迴答的。除瞭在曆史部分講到儒傢認為知識分享是一種大度的錶現外,我覺得可能根本原因還是執法的問題,每一個人都在復印,法不責眾,無法一一執法,所以在中國復印沒有羞恥心。不過在國外,確實有壓力,有羞恥心,因為周圍的人都不這麼做。
评分明寫知識産權,實際上講的是個法律移植的老問題。知識産權作為高度自由主義化的法律製度,無論是麵對帝製中國的儒傢傳統,或是現代中國的共産主義意識形態,都麵臨著諸種水土不服。第四章對改革開放後中國知産法的分析,很好地揭示齣天朝法律的錶達與實踐的背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