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早期史綱

臺灣早期史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方豪
出品人:
页数:234
译者:
出版时间:1994-8
价格:TWD200
装帧:
isbn号码:97895715063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台湾
  • 历史
  • 港台
  • 海洋史
  • 政治
  • 必讀
  • 台湾史
  • 早期史
  • 历史研究
  • 古代台湾
  • 史前文化
  • 原住民历史
  • 文献史料
  • 历史纲要
  • 台湾考古
  • 文化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這是一本代表七十年代台灣史研究水準的書。作者方豪教授以其多種語文的能力、豐富的教學經驗,及多年潛心研究的結果,企圖為一般知識份子寫出一部翔實而可信的台灣史綱。可惜的是,方教授因病,明鄭時期以後的部分遂未能完稿。

方教授於民國六十九年逝世,其門生發現這部遺稿,並予珍藏;因鑒於目前台灣史研究雖蓬勃發展,但對明鄭時期以前的研究能未能多所突破,故這部遺稿仍有出版的價值,遂交由學生書局出版。

本書共十一章,始自台灣的史前時代,終於荷西時期,其特色有三:一、就資料而言,作者利用到目前為止沒有人使用過的外文史料,及過去國人的相關著作,對荷、西時期的傳教事業有詳密的敘述。二、作者是中外關係史、宋史的權威,因此對台灣、澎湖在中國航海的針路上所扮演的角色,有突破性的見解;而對宋代澎湖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也能引證豐富的史料,詳加說明。三、作者寫史的態度十分客觀,在經綿密的考證後,才下定論:而尚未考證周延者,亦引述、介紹,但仍予存疑。總之,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作者简介

方豪教授, 字杰人, 浙江諸暨人。 生於民國前二年(1910),民國六十九年(1980)辭世,享年七十一歲。在有限的年歲裡,他在學術和宗教兩方面雙雙獲致傑出的成就,有著卓越的貢獻。

方教授係天主教司鐸,以其豐富的學術著作及多國語文能力,於民國三十年起受聘於浙江大學(時遷貴州遵義)史地系任教,後續任復旦、津沽、輔仁大學教授。民國三十八年抵台,任教於台大與政大歷史系所;並曾擔任政大文理學院院長之職。方教授學識淵博,而以中西交通史,宋史和台灣史為其專精之學,著述甚多。他很早便開始台灣史的研究,而成為台灣史研究的先驅之一;他之所以從事此一研究,與其說是他做為歷史學家的敏感,毋寧說是他出自於對這塊土地的關懷。方教授以他在上述學問領域中的非凡成就,更於民國六十三年當選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篇 臺灣的史前時代
第二篇 存疑的文獻
第三篇 隋唐時代的記述
第四篇 宋代澎湖的開闢和中國主權的建立
第五篇 元代瑠求(臺灣)澎湖與中國大陸的交往
第六篇 明代中國航海圖籍上所見臺澎諸島嶼與針路
第七篇 明代倭寇在臺灣及附近的侵擾和中國的防剿
第八篇 沈有容在臺澎及附近的功績
第九篇 明天啟崇禎間臺澎海上風雲
第十篇 荷蘭人的侵占臺灣
第十一篇 西班牙人的佔據臺灣北部
方杰人教授對臺灣史研究的貢獻 ------- 許雪姬
後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台湾学者写台湾史的书,明显就能看出作者的政治立场,本书用的是传统史料学的方法,重在用同历史时期的史料与原文互证,得出结论,这本书的创见在于质疑东吴是否真到过台湾,为何沈莹可以活那么久?

评分

台湾学者写台湾史的书,明显就能看出作者的政治立场,本书用的是传统史料学的方法,重在用同历史时期的史料与原文互证,得出结论,这本书的创见在于质疑东吴是否真到过台湾,为何沈莹可以活那么久?

评分

台湾学者写台湾史的书,明显就能看出作者的政治立场,本书用的是传统史料学的方法,重在用同历史时期的史料与原文互证,得出结论,这本书的创见在于质疑东吴是否真到过台湾,为何沈莹可以活那么久?

评分

台湾学者写台湾史的书,明显就能看出作者的政治立场,本书用的是传统史料学的方法,重在用同历史时期的史料与原文互证,得出结论,这本书的创见在于质疑东吴是否真到过台湾,为何沈莹可以活那么久?

评分

台湾学者写台湾史的书,明显就能看出作者的政治立场,本书用的是传统史料学的方法,重在用同历史时期的史料与原文互证,得出结论,这本书的创见在于质疑东吴是否真到过台湾,为何沈莹可以活那么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