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墓园日记》是木心的小说选集。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删去了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把“我”隐得更深,实际上是更耐人琢磨了。《美国喜剧》《一车十八人》《夏明珠》《两个小人在打架》《SOS》《完美的女友》《七日之粮》《芳芳NO.4》《魔轮》等,每一篇都在尝试新的视角,“从彼岸回来的人”,原来是这么了解人世的酸楚,生活没有“退息”,他对此岸洞若观火。
似乎是半年前在杂志上读到一篇关于木心的访谈。这个只取自于形象的“笔划集中”——木和“笔划分散”——心的名字顿时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再后来杂志报纸上关于他的介绍就渐渐多了起来。陈丹青的开口必称“师尊”的极力引荐,阿城的相见恨晚之意,陈村的“读罢如遭雷击”,都...
评分说来惭愧,我是在木心老师去世后,才真正开始认识这位老人家的。而《温莎墓园日记》更是我认真看的木心老师的第一本书。 木心木心,仰中老师的号和笔名,就好像已经向世人昭告了他是个怎样的人。而温莎,则放佛木老师执笔,从过去,看到了现在,也从过去,写到了现在...
评分木心先生的文,向来是金句良言俯拾皆是,任人随意采拾的。每读一次,便又是一次沉淀。唯有岁月沉淀,辅以文笔老道,以及看透世故,才能落笔无声,而传情千里。 文人向来有向前辈致敬的习好。 我虽不是文人,可我愿向木心先生致敬。 读过《一百个人的十年》的人,便必知那大动...
评分读木心的《芳芳》,只觉得是多血质与黏液质的对对碰。芳芳隐忍的热情遭遇了“我”冰镇式的凉薄,未必不是好事。其实,芳芳没有输,“我”也没有胜。 单看名字,“芳芳”二字热烈天真,活泼单纯,有很多无用的激情——苏菲玛索也演过一位芳芳,不过,西“芳”与东“芳”...
评分舍友一段时间之前看的木心这本书,评价是“老爷子真是老于世故”,又附了一句“厉害厉害”。我看了,叹了叹气,又有一种奇怪的心情舒畅。 以前读过文学回忆录,觉得就是文采好还有有见地,最近再读一遍发现用社科的语言解构木心的话就是一个社科理论。感觉好像常去一家菜馆吃饭...
老爷子世故,世故之下是同情和善良
评分尤其喜欢《此岸的克里斯朵夫》、《夏明珠》、《第一个美国朋友》、《寿衣》篇目。
评分尤其喜欢《此岸的克里斯朵夫》、《夏明珠》、《第一个美国朋友》、《寿衣》篇目。
评分这以“我”为主的小说,总让人误会。但或许误会实际不是误会,正如读史,则到处都是不是误会的误会,这情况,木心概括的最好:“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东西是真的。当袋子是真的时,袋子里的东西是假的了。”或许是偏之一隅了,在浩荡而细腻的文字场中,总被个别字句牵我视线,我喜欢这句:“一场梦,不怨也不恨,上了想像力的当”,用来自我解恋爱的嘲颇具功效;还有这句:“青春原来是这样存在着的,常说的“中年人”“老年人”,内心其实是青春的。或说青春在形体上呈现得很短,在内心却留存得很长。“青春”和“生命”是同义词。如果内心也枯朽了,那么活着的形体是个假象”,如是,则青春是永痕,内心在躯体上刻下的痕,我突然想起许多长者,他们有的是自我熄灭了火,有的青春的印痕太深。时值初春,树将或正结束裸裎,人正或将开始裸裎。但愿。
评分这以“我”为主的小说,总让人误会。但或许误会实际不是误会,正如读史,则到处都是不是误会的误会,这情况,木心概括的最好:“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东西是真的。当袋子是真的时,袋子里的东西是假的了。”或许是偏之一隅了,在浩荡而细腻的文字场中,总被个别字句牵我视线,我喜欢这句:“一场梦,不怨也不恨,上了想像力的当”,用来自我解恋爱的嘲颇具功效;还有这句:“青春原来是这样存在着的,常说的“中年人”“老年人”,内心其实是青春的。或说青春在形体上呈现得很短,在内心却留存得很长。“青春”和“生命”是同义词。如果内心也枯朽了,那么活着的形体是个假象”,如是,则青春是永痕,内心在躯体上刻下的痕,我突然想起许多长者,他们有的是自我熄灭了火,有的青春的印痕太深。时值初春,树将或正结束裸裎,人正或将开始裸裎。但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