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

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袁毓林
出品人:
页数:44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3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44428415
丛书系列:中国当代语言学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现代汉语
  • 认知语言学
  • 袁毓林
  • 语义和词汇
  • 认知科学
  • 汉语语法
  • 语法
  • 汉语词类
  • 认知研究
  • 模糊划分
  • 语言学
  • 词汇分类
  • 语义分析
  • 语法研究
  • 认知科学
  • 语言认知
  • 词性识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词类的性质、功能和特征作了相当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汉语词类划分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富有开创性的原则、方式以及统计手段和验证方法。本书最在的优点是理论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汉语词类问题以及词类划分方面思辩性、逻辑性最强的一项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袁毓林,男,1962年2月生,江苏省昆山市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当代语言学》、《中文信息学报》、日本《中国语学》等十几家杂志编委。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
第一节 从原型观念到公理系统和隶属度量表
第二节 认识的起点:什么是词类?
第三节 工作的前提:汉语有没有词类?
第四节 汉语的现实:词类界限和词类归属的模糊性
第五节 寻找出路:澄清词类的范畴性质并建立分类程序
第六节 词类模糊划分和隶属度分析的意义
第二章 词类性质的证伪性测试和本体论检讨
第三章 汉语词类划分的公理化方法
第四章 汉语词类模糊划分的数学基础
第五章 汉语词类模糊划分的隶属度量表
第六章 量表中特征选择和权值设定的根据
第七章 特殊小类的隶属度量表及其说明
第八章 关于词性与表述功能的关系
第九章 关于词类与表述功能类的关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主要是跟郭锐2002的对话,四到七章对于各类词的分布的描写十分有价值,再加上《汉语词类划分手册》可以算是北大派语法基础理论的全面总结。形式化与数理方法对语言研究也是正路。不过,跟郭锐一样,没有对传统的句法成分做出怀疑,这一点上不及陈保亚1999。研究词类是为了不研究词类,当悟出了这一点,不禁有点惘然。

评分

主要是跟郭锐2002的对话,四到七章对于各类词的分布的描写十分有价值,再加上《汉语词类划分手册》可以算是北大派语法基础理论的全面总结。形式化与数理方法对语言研究也是正路。不过,跟郭锐一样,没有对传统的句法成分做出怀疑,这一点上不及陈保亚1999。研究词类是为了不研究词类,当悟出了这一点,不禁有点惘然。

评分

词类是原型范畴很认可。 以隶属度分词类是一种令人钦佩的探索,而且提供了很多模棱两可的词,很好的参考文献。 但是我很怀疑“隶属度”的计算方式,而且单纯比较隶属度大小就可以判一个词的类了吗? 成果合成书稿《汉语词类划分手册》。 网络版汉语词类测试平台 (后记中写的网址,我为什么点不开?) http://ccl.pku.edu.cn:8080/pos/firstpage.htm Ps:八、九、十三章批判郭锐,厉害!

评分

主要是跟郭锐2002的对话,四到七章对于各类词的分布的描写十分有价值,再加上《汉语词类划分手册》可以算是北大派语法基础理论的全面总结。形式化与数理方法对语言研究也是正路。不过,跟郭锐一样,没有对传统的句法成分做出怀疑,这一点上不及陈保亚1999。研究词类是为了不研究词类,当悟出了这一点,不禁有点惘然。

评分

主要是跟郭锐2002的对话,四到七章对于各类词的分布的描写十分有价值,再加上《汉语词类划分手册》可以算是北大派语法基础理论的全面总结。形式化与数理方法对语言研究也是正路。不过,跟郭锐一样,没有对传统的句法成分做出怀疑,这一点上不及陈保亚1999。研究词类是为了不研究词类,当悟出了这一点,不禁有点惘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